文化的批判及批判之后——基于阿多诺与布尔迪厄的文化批判
本文选题:文化批判 切入点:布尔迪厄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09期
【摘要】:正法兰克福学派以批判理论著称,而以文化批判尤长。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作为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旗手,其大众文化批判的基本观点尤其体现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皮埃尔·布尔迪厄(1930—2003)同样是现今文化研究经常被引征的一位学者。布尔迪厄著述广泛,所做经验研究涉及消费、教育、家庭、性别等各个领域。但其致思旨趣总
[Abstract]:ZhengFrankfurt School is famous for its critical theory, and especially for its cultural criticism.Theodore Adornaun (1903-1969) as the flag bearer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Frankfurt School, his basic view of popular culture criticism is embodied in the "Cultural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a popular Deception" published in 1947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Pierre Bourdieu (1930-2003) is also a frequently cited scholar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Bourdieu wrote a wide range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consumption, education, family, gender and other fields.But its purport is total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G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国华;;祛魅、解构与大众文化的自主性——当代语境中的布迪厄美学社会学理论[J];文学评论;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长田;美术变革的文化合法性与实践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华;布迪厄文化美学的符号学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孔志杰;从祛魅到返魅:语文教学的转变[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侯茗予;穿越秩序后的犀利解魅[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5 吴晓青;布尔迪厄艺术场域的“败者为胜”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杰;;对世界杯传播热的文化批判和解读[J];青年记者;2006年14期
2 熊杰;;冷眼“世界杯”——对“世界杯”传播热的文化批判和解读[J];东南传播;2006年07期
3 张晓校;;网络文化负面效应的文化批判[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6期
4 朱光烈;现代文化批判与新现代化道路[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晓岚;;官文化:残存于变革时代的统治意识——简评《中国官文化批判》[J];全国新书目;2000年07期
6 周志强;;“资本”如何征服我们?[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5期
7 ;专家学者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J];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03期
8 关文慧;;我国广告文化批判的宏观社会背景分析[J];新闻世界;2013年10期
9 万丹;对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乐惟清;;对十大社会热点的批判[J];全国新书目;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连芬;;宗教启示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艮赵;文化批判是知识分子的职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外研;贺骥:霍夫曼斯塔尔的文化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青岛作家协会 柳士同;“文化批判”的批判[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许江;社会文化批判:以感情为中心[N];文艺报;2002年
6 刘曦林;美术与“丑术”[N];光明日报;2001年
7 张柠;植根科学的另类散文[N];南方日报;2007年
8 ;海外学者看文学批评和文化批判[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范咏戈;一部厚重的关怀神话[N];文艺报;2007年
10 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 叶隽;多维视阈下的西方中国形象研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凯;论建国初期的思想文化批判[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静;文化批判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游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瑞香;论《文化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石赛荣;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王帅;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文化批判的意识形态转向[D];山西大学;2011年
7 蒋乔华;顽童想象与权力游戏[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谭月娥;学校招贴画的文化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1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72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