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解放战争时期刊行的《民主日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23:07

  本文选题:民主日报 + 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族委员会 ; 参考:《延边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解放战争初期,哈尔滨是我国解放最早的城市,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其中,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族委员会的机关报——《民主日报》以北满地区为中心,面向整个东北地区的朝鲜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刊登国内外重要形势,报道东北朝鲜人聚居区的政权建设、土地改革、工农业生产、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消息,对朝鲜人群众投入到解放战争及朝鲜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1948年4月1日创刊至1949年3月末停刊,《民主日报》虽然仅仅经历了一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但是其影响力却不容忽视。本文以《民主日报》为研究对象,从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归纳出其影响和史料价值。 本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二、三、四章为本论部分。第二章阐述了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族委员会的建立和《民主日报》的创刊。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东北形势的急剧变化,中国共产党奉行一贯的民族平等政策,并专门设立了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族委员会。与此同时,针对当时朝鲜族社会出版报纸的实际情况,创刊并发行《民主日报》。第三章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阐述并分析了《民主日报》的主要内容。其中,政治方面阐述了《民主日报》登载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方针、政策,以及政权建设的内容;经济方面阐述了农村大生产;军事方面阐述了关于解放战争及东北朝鲜人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内容;文化方面阐述了当时东北朝鲜人聚居区的教育情况,以及文学艺术和其它各种专栏。第四章总结归纳了《民主日报》的影响,阐明《民主日报》在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各种举措,以及北满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解放战争方面的重要史料价值。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综合概述了《民主日报》的创刊、主要内容、影响及其史料价值。
[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Liberation War, Harbin was the earliest city of liberation in China, the seat of the Northeast Bureau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Northeast Democratic Coalition Army and the Northeast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It wa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and cultural cent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ortheast. Among them, the "Democracy Daily", the official newspaper of the nationalities Committee of the Northeast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centered on the North Manchu region, addressed the entire North Korean people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publicized th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published import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situation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ower, land reform,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areas inhabited by Korean people in Northeast China, 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Korean people's involvement in the War of Lib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orean society. From its inception on April 1, 1948 to its suspension at the end of March, 1949, the Democracy Daily has only experienced a year of development, but its influence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is paper, the "Democracy Dai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 main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and then summed up its impact and historical valu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heory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elaborated the research goal, the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are the part of this theory.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establishment of ethnic Committee of Northeast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and the founding of Democracy Daily.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rsued the consistent policy of national equality and set up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Northeast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At the same time, 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Korean society publishing newspapers, it was founded and published Democracy Daily. The third chapter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Democracy Daily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affairs and culture. Among them, the political aspect elaborated the various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political power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blished in the "Democratic Daily", the economic aspect elaborated the rural large-scale production; In military terms, the contents of the War of Liberation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Northeast Koreans in the war to support the front line were expounded, and the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North Koreans in the area of the Northeast at that time, as well as literature, art and other columns. The four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f "Democracy Daily" and expounds the various measures taken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Kuomintang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as well as the politics and economy of the North Manchu region.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of culture and war of liberation.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part, which summarizes the creation, main content, influence and historical data value of Democracy Daily.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239.29;K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芳;;天津图书馆藏解放区出版革命文献述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年07期

2 ;书业资讯[J];全国新书目;2005年02期

3 河北省保定市工商局红色工商史课题组;;晋察冀边区红色工商史追述[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4 周文华;;张挺的党报情怀[J];中国报业;2011年11期

5 ;新华社历史上的“第一”(三)[J];中国记者;2011年07期

6 倪延年;;中国红色新闻法制发展史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06期

7 穆中杰;;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新闻法制及其当代意蕴[J];新闻爱好者;2011年16期

8 田中初;;知识分子如何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以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工农通讯员为视点[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3期

9 田中初;;鼓励群众成为新闻传播者——革命根据地时期党促进通讯员事业发展的相关实践[J];新闻记者;2011年07期

10 刘寿阳;;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J];兵团建设;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和平;袁林;;解放战争时期西北解放区的货币发行[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2 石云山;;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金萧游击根据地建设回眸[A];铁流20——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70周年、缅怀皖南事变死难烈士[C];2012年

3 郭秀翔;;命运决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党组织[A];胜利旗帜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4 占善钦;;毛泽东划分解放战争战线的考辨[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5 麟旭;;浅论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6 陈强;;从“反派人物”到“喜剧演员”[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7 郑洪泉;;关于重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遗址开发利用的思考[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刘铁珊;;江苏干部怀念江渭清政委[A];江渭清纪念文集[C];2005年

9 冯建霞;王晓莉;;试论曹又参从“倒井”失败到安边起义成功的贡献[A];曹又参与安边起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骅;;扛大腿[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孟苗;新绛发现一处解放战争时期休整所[N];山西日报;2009年

2 陈仿尧;解放战争时期丽水统战工作的几件事[N];丽水日报;2011年

3 ;解放战争时期[N];德州日报;2011年

4 邱文秀 市委党史研究室;抗日爱国运动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鸡西[N];鸡西日报;2009年

5 马志生;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金融布告[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曹风增;“解放战争时期的邓小平”照片到底摄于何时何处?[N];中国邮政报;2002年

7 游德馨;解放战争时期福州一中的爱国民主运动[N];福建日报;2009年

8 张国宁;龙潭虎穴一千天[N];西安日报;2003年

9 刘红;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创造的成功经验[N];哈尔滨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钟兰花;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调高[N];绍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2 宋梅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闫明;论中共策反策略与国民党军起义(1945.9-1950.6)[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金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春梅;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克霞;革命与变迁[D];山东大学;2007年

8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郝正春;经验、技术与权力:晋中新区之土改运作[D];山西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芳;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科书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芳;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屈正红;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淑红;解放战争时期南京解放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爽;解放战争时期吉林省中共广播电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冰丽;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成姬;解放战争时期刊行的《民主日报》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8 曾绍军;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社会心态转变的美国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夏波;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述评[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王立华;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80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880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