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19:35
【摘要】:蕾切尔·卡逊是著名的生态学家,著有《寂静的春天》、《环绕我们的大海》、《海边》、《海风下》,其中《寂静的春天》是她的经典之作。卡逊在书中主要阐释了环境危机意识、生态整体主义、非人类中心思想。《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人类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并且从1962年出版至今,世界范围内不断的有新版、再版,被翻译成了数十种语言。我国于1979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引进,国内的读者第一次接触到了这本环境保护运动肇始之作。本文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蕾切尔·卡逊的生平以及《寂静的春天》的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对作者和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总体的概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大陆的具体出版情况,笔者将1979年至今的所有《寂静的春天》的版本按照出版时间以及编辑、译者、出版社等具体因素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通过分阶段的归纳整体对《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大陆的出版情况有了相对全面的介绍。第三章主要从编辑出版的角度对《寂静的春天》进入中国大陆以来的各个版本进行解读,从编辑思路、译者态度、创意性改造、装帧设计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编辑和出版社是如何对《寂静的春天》进行翻译、推广以及本土化改造的。第四章主要从受众和学术界两个层面对《寂静的春天》进入中国大陆以来的影响力和出版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这些内容可以使读者、其他研究人员对《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出版效果有更完整的认知和更详细的了解,并且笔者通过研究得出初步的结论有助于后续新版《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工作,也可以为其他同类作品提供参考。
【图文】:

环境保护,比例,关心环境,从业者


图 1 受众阅读《寂静的春天》的原因比例排行第二的原因就是“知识需求”,由于《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环境保护类的科物,其中包含丰富的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多层次的环境保护思想,会有部分环境保护从业者或者教师和学生由于知识需求来阅读《寂静的春天》,,第三是“关心环境问题”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研究


受众对《寂静的春天》的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3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洁;;从《寂静的春天》看诗性思维在科技时代的价值[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倪方;;断裂与和谐——评《寂静的春天》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文学成就[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张世海;;论出版与当代科学启蒙——《寂静的春天》出版50周年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2年18期

4 薛小惠;;《寂静的春天》会让春天不再寂静吗?——评《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意义[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刘佳;;《寂静的春天》中自然内在价值论[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6 刘坤媛;;艺术中的科学家——重读卡森和她的《寂静的春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余凤高;;寂静春天里的战斗[J];学习博览;2009年06期

8 石蕾;;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石蕾;;《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乌格;;《寂静的春天》:唤醒人类环保意识[J];中国减灾;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晶;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寂静的春天》汉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冠楠;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哲学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盼;蕾切尔·卡逊与当代环境运动的兴起[D];河南大学;2012年

4 程海艳;卡逊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丹;从小说《寂静的春天》看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小军;蕾切尔·卡逊环境保护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3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613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