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研究
【图文】:
图 1 受众阅读《寂静的春天》的原因比例排行第二的原因就是“知识需求”,由于《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环境保护类的科物,其中包含丰富的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多层次的环境保护思想,会有部分环境保护从业者或者教师和学生由于知识需求来阅读《寂静的春天》,,第三是“关心环境问题”
受众对《寂静的春天》的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3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洁;;从《寂静的春天》看诗性思维在科技时代的价值[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倪方;;断裂与和谐——评《寂静的春天》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文学成就[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张世海;;论出版与当代科学启蒙——《寂静的春天》出版50周年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2年18期
4 薛小惠;;《寂静的春天》会让春天不再寂静吗?——评《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意义[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刘佳;;《寂静的春天》中自然内在价值论[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6 刘坤媛;;艺术中的科学家——重读卡森和她的《寂静的春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余凤高;;寂静春天里的战斗[J];学习博览;2009年06期
8 石蕾;;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石蕾;;《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乌格;;《寂静的春天》:唤醒人类环保意识[J];中国减灾;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晶;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寂静的春天》汉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冠楠;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哲学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盼;蕾切尔·卡逊与当代环境运动的兴起[D];河南大学;2012年
4 程海艳;卡逊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丹;从小说《寂静的春天》看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小军;蕾切尔·卡逊环境保护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3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61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