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改制背景下图书美编转型探究
本文关键词:出版改制背景下图书美编转型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出版行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行业管理有特殊的要求。由于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国家保护政策,行业内部显得计划色彩浓重、产品结构和利润来源比较单一、市场活力不足。传统出版社内,美术编辑绝大部分只是封面设计者或者只是插图画者,造成书籍设计形式与内容分离、出版产品与市场分离等诸多缺陷。意味着出版社内的传统美编没有跟上出版改制的脚步,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转企改制成为必经之路。出版行业转企改制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确立出版社的企业主体地位,扩大经营自主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来推动我国出版业的发展。随着出版改制的推行,美编行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各种书籍装帧设计工作室和自由设计师大量涌现,出版社对美编人员有了更多选择余地,还可以丰富书籍设计风格;另一方面则是改制后的出版社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在对内进行机制改革、对外树立品牌形象之先,要求在图书装帧设计上上档次。对图书装帧设计要求的提高,导致出版社对美编设计理念、风格、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意义上的美编已不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社会设计工作室的和自由设计师出现,在为出版社提供新选择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对传统美编提出了转型的要求。所以,美编就成为出版行业改革的重要对象。美编该如何转型?出路在哪里?本文共分五章,参考出版转企改制背景下的美编研究材料,借助多学科理论,探讨和分析美编的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其“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制约美编的行业发展因素。从而探究美编转型模式,并从宏观的国家角度、中观的企业角度、微观的美编自身角度提出美编转型策略,对图书美编的转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出版改制 组织结构 美术编辑 自身素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第一节 概念界定10-11
- 一、出版行业概念界定10
- 二、美编的概念界定10-11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4
- 一、国内研究12-13
- 二、国外研究13-14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4-17
- 一、研究思路14-15
- 二、研究方法15
- 三、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美编转型的行业背景分析17-29
- 第一节 出版体制改革17-20
- 一、出版改制概念17-18
- 二、出版改制的原因18-20
- 第二节 出版观念转型20-22
- 一、政府出版观念转型20-21
- 二、企业出版观念转型21
- 三、从业者出版观念转型21-22
- 第三节 出版从业者身份转型22-24
- 一、身份形式置换22-23
- 二、劳动关系的变化23-24
- 三、管理方式变革24
- 第四节 我国出版行业业态的转型24-29
- 一、产业运营模式向高层次发展24-26
- 二、产业形态向高端递进26-27
- 三、市场领域向国际延伸27
- 四、产品向功能型转变27-29
- 第三章 美编转型的现实性分析29-43
- 第一节 美编转型的必要和可能30-35
- 一、出版产业化呼唤美编转型30-32
- 二、市场经济催生美编转型32-33
- 三、多媒体的发展推动美编转型33-35
- 四、经济全球化促使美编转型35
- 第二节 美编转型的制约因素35-43
- 一、文创产业发展水平制约36-37
- 二、企业制度制约37-38
- 三、思想观念制约38-39
- 四、美编自身素质制约39-41
- 五、人才培养脱离现实41-43
- 第四章 美编转型模式探微43-66
- 第一节 美编的角色定位及职能44-56
- 一、美编的角色定位44-49
- 二、美编的职能解析49-56
- 第二节 美编的转型模式56-60
- 一、美编创意中心和首席设计师模式57-58
- 二、社内美编工作室市场化模式58-59
- 三、社会化设计工作室模式59
- 四、半社内半社外模式59-60
- 第三节 美编转型模式比较及分析60-66
- 一、美创中心、首席师与个人工作室模式60-62
- 二、社内美编模式与社外美编模式62-64
- 三、半社内半社外模式与其他模式64-66
- 第五章 美编转型的发展策略66-81
- 第一节 国家对美编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66-69
- 一、发挥创意产业园的孵化作用66-68
- 二、实施接地气的创意人才培训68-69
- 第二节 出版企业对美编转型的平台搭建69-75
- 一、机制创新69-72
- 二、人才培养72-75
- 第三节 转型后的美编自身素质重塑75-81
- 一、优化知识结构75-77
- 二、增强市场意识和策划能力77-78
- 三、弥补法律短板78-79
- 四、强化沟通技能79
- 五、培养创新性思维79-81
- 参考文献81-86
- 后记86-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方;;美编基本功:文字素养[J];中国记者;2010年05期
2 吴涛毅;方寸虽小天地大——一个报刊美编的追求和思考[J];新闻与成才;2000年09期
3 闫德亮;期刊美编的设计艺术[J];南都学坛;2003年04期
4 林少娟;美编与文编的互动[J];科技与出版;2005年05期
5 阚洪欣;;报纸美编宜强化现代视角[J];青年记者;2007年10期
6 王鹏;;吸引众多人的目光[J];劳动保护;2008年10期
7 刘竞;;你设计的不是版面,是新闻——浅谈培养报纸美编新闻素养的重要性[J];新闻爱好者;2009年24期
8 蒋晓东;;简谈报纸美编的新闻素养[J];新闻传播;2011年06期
9 蒋晓东;;简谈报纸美编的新闻素养[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6期
10 张梦罗;;试析做好报纸美编工作的关键[J];新闻传播;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持人:王一方(本报常务副总编);美编:旧“饭碗”与新“奶酪”[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言风 周周 王东;是非长短话美编[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乔亚丁;美编如何装点书籍的“脸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王东 周周 言风;是非长短话美编[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刘瑜;设计之都海报大赛 深圳商报美编折桂[N];深圳商报;2010年
6 赵辉;让美编为报纸画龙点睛[N];中华新闻报;2005年
7 吕敬人;“复合型美编”≠专业书籍装帧设计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8 刘观涛;编辑与美编沟通中的市场策划[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翠侠;当文编遇到美编[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10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 胡守文;老总如何抓“好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紫薇;出版改制背景下图书美编转型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出版改制背景下图书美编转型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7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