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透析中国对外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现象

发布时间:2021-07-09 02:19
  10:1—这个让我国出版人“心痛”的比例一直伴随着图书版权贸易的年度统计,十余年来,并没有多大变化。全球化语境下,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的产生有其客观性。然而,长期的逆差现象势必冲击我国的经济与文化,这已成为出版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其现状如何,原因何在,有何影响,扭转的途径有哪些等等,这些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本文运用传播学、出版学、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等相关学科知识,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比研究法、图表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在收集、整理图书版权贸易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透析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现象。全文共三章。先以数据为依据,探讨了逆差现状与影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存在着时间长,贸易差额大,比例、类别和区域情况无改观,逆差种数拉大,逆差产生有其客观性等特点。长期的图书版权贸易逆差使我国外汇大量外流,冲击我国民族文化。然后,从“引进多”与“输出少”两个方面分析逆差产生的原因。“引进多”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输出少”主要以传播学视角,即从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等层面。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扭转我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现象的对策:改变图书版权输出观念;提高图书版权输出质量;构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透析中国对外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现象


995一2005年间中国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总情况

版权引进,类别,图书,年度


教、体;G经济等类别。以2003年为例,共引进图书版权12516种,类别比例状况如下:图1一 22003年度全国版权引进图书类别前四类情况统计(单位:种)数据来源:国家版权局httP://~.ncac.gov.on/(经整理而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文化交流“逆差”中的信息侵略现象[J]. 刘安经.  社会科学家. 2006(S1)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版权贸易研究述评[J]. 陈雪飞,王锦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3]欧美国家对外版权贸易的特点[J]. 吴贇.  中国出版. 2005(08)
[4]版权贸易逆差与版权经济发展研究[J]. 张志林.  河南社会科学. 2005(02)
[5]我国扭转版权贸易逆差路径分析[J]. 董锦瑞.  经济问题. 2005(02)
[6]自己首先得成为狼——版权贸易中的博弈竞局及对策分析[J]. 刘晓滢.  编辑学刊. 2004(04)
[7]中小型出版社参与版权贸易之我见[J]. 宋文艳.  中国出版. 2004(03)
[8]当前中国的版权贸易应侧重版权出口[J]. 姬沈育.  经济经纬. 2004(01)
[9]从版权贸易视角看出版产业体制及贸易政策创新[J]. 冯光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0]当代文化传播的逆差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选择[J]. 黄杨,丰坤武.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272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272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4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