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有出版权几个问题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12:55
目前,对专有出版权的认识上,在理论上存在不足。主要不足有:第一,在性质的认识上存在分歧;第二,版权交易中没有公示登记制度;第三,在复杂、疑难侵权案件的侵权认定上,太过依赖传统的文字上抄袭比例多少的判断方法。那么这样导致的问题就是:由于没有版权登记制度,那么在版权交易中,容易出现一权多卖的现象;当出现一权多卖发生权利冲突的时候,不同性质的认识,又将会导致不同的权利保护的结果;在复杂、疑难侵权案件的侵权认定上,太过依赖传统的文字上抄袭比例多少的判断方法对抄袭比例在50%以下的侵权认定容易出现分歧,导致司法的不统一。本文尝试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与相关权利的比较,分析专有出版权的性质,并建议完善专有出版权的公示登记制度;在专有出版权侵权认定上,提出了实质性侵害的认定方法,并建议设立专有出版权侵权认定的司法鉴定程序。以期为相关著作权法的完善发挥绵薄之力。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专有出版权的含义、历史、各国相关立法的规定、目前关于专有出版性质的主要观点。从两个专有出版权的案例入手,分析认为认清专有出版权性质以及建立专有出版权公示登记的重要性。第二章主要通过与邻接权、特别债权、准用益物权、著...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专有出版权概论
1.1 专有出版权的含义
1.2 专有出版权的历史
1.3 专有出版权的国内外立法规定
1.4 专有出版权性质的主要观点
1.5 专有出版权"一女多嫁"引发的思考
第2章 专有出版权的性质
2.1 专有出版权的邻接权学说评析
2.2 专有出版权的特别债权学说评析
2.3 专有出版权的准用益物权学说评析
2.4 专有出版权的著作权学说评析
第3章 专有出版权的公示登记制度
3.1 知识产权公示登记制度
3.2 专有出版权公示登记
第4章 专有出版权侵权认定
4.1 专有出版权侵权认定的司法实践
4.2 专有出版权的实质性侵害认定
4.3 专有出版权侵权认定的司法鉴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用益物权的客体——兼评《物权法》第117条的规定[J]. 王妍. 法制与社会. 2009(02)
[2]版权登记制度探析[J]. 李雨峰. 知识产权. 2008(05)
[3]出版社如何确定两部作品相同或者实质性相似——兼析L诉S和Z出版社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权案[J]. 张辉. 科技与出版. 2008(08)
[4]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的解读与重构[J]. 陈佳强. 大连大学学报. 2008(02)
[5]著作权“合理使用”若干问题探讨[J]. 郭益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05)
[6]版权,出版社不能承受之痛[J]. 夕苇. 出版参考. 2008(03)
[7]论债权的物权化[J]. 程艳萍.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8]合同之债不能成为侵犯著作权之债的抗辩理由[J]. 王仁俊. 中国检察官. 2006(05)
[9]版权、出版权和出版者权[J]. 李顺德. 科技与出版. 2006(01)
[10]版权侵权认定方法探究[J]. 康佑发.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332104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专有出版权概论
1.1 专有出版权的含义
1.2 专有出版权的历史
1.3 专有出版权的国内外立法规定
1.4 专有出版权性质的主要观点
1.5 专有出版权"一女多嫁"引发的思考
第2章 专有出版权的性质
2.1 专有出版权的邻接权学说评析
2.2 专有出版权的特别债权学说评析
2.3 专有出版权的准用益物权学说评析
2.4 专有出版权的著作权学说评析
第3章 专有出版权的公示登记制度
3.1 知识产权公示登记制度
3.2 专有出版权公示登记
第4章 专有出版权侵权认定
4.1 专有出版权侵权认定的司法实践
4.2 专有出版权的实质性侵害认定
4.3 专有出版权侵权认定的司法鉴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用益物权的客体——兼评《物权法》第117条的规定[J]. 王妍. 法制与社会. 2009(02)
[2]版权登记制度探析[J]. 李雨峰. 知识产权. 2008(05)
[3]出版社如何确定两部作品相同或者实质性相似——兼析L诉S和Z出版社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权案[J]. 张辉. 科技与出版. 2008(08)
[4]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的解读与重构[J]. 陈佳强. 大连大学学报. 2008(02)
[5]著作权“合理使用”若干问题探讨[J]. 郭益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05)
[6]版权,出版社不能承受之痛[J]. 夕苇. 出版参考. 2008(03)
[7]论债权的物权化[J]. 程艳萍.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8]合同之债不能成为侵犯著作权之债的抗辩理由[J]. 王仁俊. 中国检察官. 2006(05)
[9]版权、出版权和出版者权[J]. 李顺德. 科技与出版. 2006(01)
[10]版权侵权认定方法探究[J]. 康佑发.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332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33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