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论语半月刊1934_论语现代管理研究_《暨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18 08:09

  本文关键词:《论语》半月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暨南大学》 2015年

《论语》半月刊专号研究

李心宇  

【摘要】:《论语》半月刊系1932年由林语堂等人于上海创办的大众文化期刊,而《论语》的“专号”则是该刊的一种特殊发行形式,每一期专号皆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编辑出版。《论语》从创刊起的177期杂志中,共发行了23期专号。这些专号主题丰富多样,特点鲜明,而主题的选取和《论语》历任主编的个人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直观地反映了不同主编的审美追求和编辑特色。自第一期专号发行后,《论语》专号的编辑手法也发生过很大的变化,面向读者的征文启事和专号主题征集的出现,使《论语》专号在民国出版界中别具特点,也在《论语》和读者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论语》半月刊主张“幽默闲适”、“自由独立办刊”,在当时的出版界走出了一条“中间路线”,其专号贴近现实与市民生活的主题,既体现了其办刊思想,也使《论语》半月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39.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爱武;;现代传播学视野下的五四期刊专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高德施;;《论语》:幽默与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3 王鹏飞;;陶亢德的办刊实践与办刊思想[J];出版科学;2010年06期

4 蒋益;林语堂与“论语派”的幽默小品文[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郭晓鸿;从《论语》鬼故事专号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冲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陈娇娥;浅析《论语》杂志的文体风格[J];美与时代;2005年03期

7 蔡登山;;陶亢德:一位“落水”的名编辑家[J];名作欣赏;2010年28期

8 李杰利;;民国初年离婚问题引起的讨论——以1922年《妇女杂志》“离婚问题专号”为研究[J];兰台世界;2008年13期

9 郑建军,韦庆丽;《论语》半月刊的常与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施建伟;试谈前期的《论语》半月刊[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晖;林语堂30年代期刊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姬绪进;《论语》半月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祚鹏;;浅议《聊斋志异》三教合一的天道观[J];蒲松龄研究;2007年01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贾立臣;贾立军;;重新认识俄共(布)筹划国共“党内合作”的动因[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王福湘;;“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六)——陈独秀与鲁迅教育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魏世民;;桐城派理论的发展和最后总结——论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徐国利;;传统与现代二元教育和安徽现代文化名人的成长——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刘际钢;陈独秀与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J];安徽史学;1999年04期

9 董德福,史云波;陈独秀和“问题与主义”之争[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10 周雷鸣;陈独秀与光复会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7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期刊出版研究[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10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梁月英;《韩非子》法治精神及其文学表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其章;历史的哈哈镜——《论语》杂志的“专号”[J];中国编辑;2003年06期

2 蒋益;林语堂与“论语派”的幽默小品文[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郭晓鸿;从《论语》鬼故事专号看现代中国的文化冲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发刊词[J];低温与超导;1973年01期

5 ;小品文[J];大众电影;1995年03期

6 王兆胜;林语堂人生哲学的价值意义及其缺憾[J];东岳论丛;1998年01期

7 苏娟;林语堂的编辑风格[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吕若涵;;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热”的文化学透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刘道辉;论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杜兴梅,杜运通;良多于莠 功大于过——林语堂30年代幽默小品再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晓鸿;现代市民话语的文化形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李英姿;传统与现代的变奏[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J];中国编辑;2006年04期

2 刘弘玮;;邵洵美的翻译成就[J];兰台世界;2012年01期

3 安拴虎;;林语堂与邵洵美的合与分[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刘纪新;;邵洵美并不“美”——驳近年来关于邵洵美的翻案文章[J];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08期

5 李英姿;;《论语》半月刊与被遗忘出版家邵洵美的出版梦[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邵唯;;热衷于搞出版的邵洵美[J];都会遗踪;2013年01期

7 刘娟;;邵洵美编辑出版实践的诗性探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出版名家——邵洵美[J];现代出版;2013年02期

9 孙郁;胡智锋;吴士余;汪耀华;;阅读印象[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9期

10 邵绡红;;邵洵美的出版实践[J];出版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桃洲;[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苏娅;[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谢其章;[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秦芬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崔美明;[N];人民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陆梅;[N];文学报;2002年

7 朱玲;[N];文学报;2007年

8 李毅民;[N];中国集邮报;2008年

9 谢其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王为松 散木;[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芳芳;邵洵美的文艺探索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卢颖;邵洵美的现代颓废及悲剧宿命[D];宁波大学;2009年

3 陈莹;邵洵美与上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爱萍;邵洵美与《论语》杂志关系之探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晴;身体拜物教的症候[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辉;杂糅中西的声色游戏[D];暨南大学;2013年

7 陈维;洵美的寻美梦[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石彤喆;唯美的中国姿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吕炳车;唯美的实践——《金屋月刊》与邵洵美[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心宇;《论语》半月刊专号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语》半月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8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58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