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中医药期刊的现状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现代中医药期刊的现状研究
【摘要】:中医药期刊是增进学术交流,传递中医药科技信息,普及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工具。中医药学术期刊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为主要内容,是中医药领域信息交流的平台,是对外展示中医药科研成果的窗口。关于我国现代中医药期刊的研究已经受到学界重视,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期刊现状近几年的发展做进一步梳理,了解我国现代中医药期刊的基本状况及我国主要中医药学术期刊近几年的学术影响力情况,为今后研究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调查国内代表性期刊数据库、实地调研图书馆及咨询专家等方式,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我国现代中医药期刊的基本信息,搜集整理得到我国正在出版的中医药期刊154种,其中学术类有140种(含有英文期刊10种),科普类有14种,基本信息包括期刊现用名、期刊数量、期刊种类、创刊时间、主办单位、出版周期、新媒体建设情况,并将这些基本信息整理录入EXCEL表格中,形成我国现代中医药期刊基本信息库,再利用作图工具做出相关图表,进而对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基本现状进行统计学描述,包括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分类情况、地区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创刊时间分布、出版周期分布、主办单位情况及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等。通过对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基本状况的分析,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数量上已有一定规模,但中医类期刊个性不明显,有趋同之势。(2)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分布广泛,但全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4)我国大多数中医药学术期刊实现在线办公功能,但对新媒体平台建设投入仍不足。总之,中医药期刊距离现代化优秀期刊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善,接受新的思维。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中医药主要学术期刊近六年学术影响力的情况,本文选取2010-201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连续六年有引证指标数据的114种中医药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影响因子指标体系中的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作为本研究的核心计量指标。通过对我国114种主要中医药学术期刊2009年-2014年核心计量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整体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可见我国中医药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以201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来看,进入“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科技期刊175种,其中中医药期刊仅有7种,进入“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有175种,中医药期刊仅有《中国针灸》。根据期刊主要刊载内容将114种中医药学术期刊分为三大类:中药类、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对三类中医药期刊核心计量指标近六年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对三类中医药期刊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可见我国中药类期刊学术影响力明显高于中医类和中西医结合类,可以看出学科之间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医药期刊 现状研究 统计学描述 定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37.5;R2-0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文献综述11-18
- 前言18-20
- 1 概述20-21
- 1.1 研究背景2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0-21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21
- 2 我国中医药期刊基本情况现状研究21-29
- 2.1 我国现代中医药期刊资料搜集与调研21-22
- 2.2 我国中医药期刊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22
- 2.3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基本现状的计量分析22-28
- 2.3.1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地区学科分布23-24
- 2.3.2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分类情况24
- 2.3.3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地域分布情况24-25
- 2.3.4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时间分布25-26
- 2.3.5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出版周期分布26
- 2.3.6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主办单位情况26-27
- 2.3.7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27-28
- 2.4 结果与讨论28-29
- 3 我国中医药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计量分析29-38
- 3.1 数据来源29-30
- 3.2 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选取30-31
- 3.3 近六年(2009年-2014年)核心计量指标平均值变化分析31-32
- 3.4 近六年(2009年-2014年)核心计量指标整体情况分析32-38
- 3.5 中医药学术期刊与其他领域学术期刊对比38
- 3.6 结果与讨论38
- 4 我国各类中医药学术期刊之间的对比分析38-55
- 4.1 中医药期刊分类38-44
- 4.2 三类中医药期刊核心计量指标近六年变化分析44-47
- 4.2.1 中药类期刊核心计量指标近六年变化分析44-45
- 4.2.2 中西医结合类期刊核心计量指标近六年变化分析45-46
- 4.2.3 中医类期刊核心计量指标近六年变化分析46-47
- 4.3 六年各类中医药期刊的计量分析47-54
- 4.3.1 三类中医药期刊2009年核心计量指标的计量分析47-48
- 4.3.2 三类中医药期刊2010年核心计量指标的计量分析48-49
- 4.3.3 三类中医药期刊2011年核心计量指标的计量分析49-51
- 4.3.4 三类中医药期刊2012年核心计量指标的计量分析51-52
- 4.3.5 三类中医药期刊2013年核心计量指标的计量分析52-53
- 4.3.6 三类中医药期刊2014年核心计量指标的计量分析53-54
- 4.4 结果与讨论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个人简历60-61
- 附表 161-72
- 附表 272-73
- 附表 373-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欢迎订阅2002年下列中医药期刊[J];新中医;2001年09期
2 彭先桃,覃辉,金莉桃;中医药期刊发展探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彭先桃;外文中医药期刊发展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4年01期
4 ;欢迎订阅2005年兄弟中医药期刊[J];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10期
5 吕慰秋;近10年中医药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5年04期
6 方晓;吴成忠;;中医药期刊管理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06期
7 ;中医药期刊国际发展论坛暨全国中医编辑出版学术年会征文通知[J];中医杂志;2009年04期
8 周波;梁爽;;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特点评介[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覃芳;;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部分中医药期刊2011年征订信息[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林榕;;40年来台湾中医药期刊探析[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上册(1988~1994)[C];2007年
2 张洋;施毅;;对中医药期刊临床类文献欠规范问题的分析及对策[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建英;;中医药期刊质量与稿源之关系及应对措施[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4 杨建宇;范竹雯;李彦知;郑绍明;;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思考[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段逸山;;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历史价值论[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赫炎;杜贵友;王雪融;孙瑞元;;目前中医药期刊中常见的实验数据分析问题[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7 沈伟东;;秦伯未与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董克伟;;谈国内中医药期刊发展趋势[A];辽宁省科技期刊编辑优秀论文集[C];1997年
9 陈钢;;部分中医药期刊中某些不规范现象辩析[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10 夏学传;;对改进综合性中医药期刊栏目设置的研讨[A];学报编辑论丛(第一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段逸山;近代中医药期刊 蕴含巨大价值[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坤宁;近代中医药期刊文献首次系统集成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记者 秦秋;吴刚:遵循学科特点规范中医药期刊管理[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4 唐旭东;崔蒙;计算机检索医学信息[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付书文;民国中医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张红艳;我国现代中医药期刊的现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3 马祥;民国中医药期刊《中国女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98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