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杂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6:09
本文关键词:《南金》杂志研究
【摘要】:作为通俗文学作品的重要传播载体,通俗文学期刊不仅具有刊载作品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特点,它还直观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艺思潮。民国通俗文学期刊是中国通俗文学史上的重要存在,,研究民国通俗文学,不可能将通俗文学期刊排除在外。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通俗文学期刊被称为北派通俗期刊,与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通俗期刊并立。北派通俗期刊出现时间晚,发展速度慢,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南派相差甚远。不过,北派通俗期刊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色。北派通俗期刊是当时北方作家创作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体现。因此,北派通俗期刊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927年创刊于天津的《南金》杂志是一份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的通俗文学刊物。被誉为“北方唯一最美之文艺月刊”的《南金》,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派通俗期刊中不可多得的文艺精品。作为民国北派通俗期刊萧条期诞生的通俗文学刊物,《南金》杂志极具代表性。 本文通过对《南金》杂志的生发时代、办刊历程、传播因素、内容特色、停刊原因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南金》的个性与特色,并对该杂志在北派通俗期刊史上的地位做出合理界定。本文拟从四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昙花一现的《南金》。文化产品的产生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南金》杂志的创刊、发展与夭亡与它的生长土壤、文化氛围和传媒环境都密切相关。该部分通过对杂志的产生背景和办刊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其办刊初衷,并对杂志概况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南金》的传播要素。编辑团队、创作群体和读者群体是刊物重要的传播要素。以士大夫群体为编创队伍和读者群体的《南金》杂志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士大夫群体的创作空间和思想倾向。该部分对《南金》杂志的传播要素进行论述,分析杂志的编辑理念和办刊方针。 第三章,《南金》的内容特色。《南金》杂志是一本以旧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期刊,其内容主要包括诗词、笔记、小说、剧评等。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旧式文人群体的创作倾向,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侧面展现。该部分主要是对《南金》杂志的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并逐项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其文字和插图的研究,来展现《南金》杂志的文艺特质。 第四章,《南金》的停刊与北派其他通俗期刊。《南金》杂志仅仅出版一年就停刊了。在北派通俗期刊萧条期,受小报风行的影响,通俗文学期刊的停刊实属必然。然而,作为“名流办给名流看的杂志”,《南金》与其他通俗文学期刊有所不同。该部分主要是根据前三章的内容探究《南金》停刊的原因,并通过《南金》与《一炉》的比较来分析萧条期北派通俗期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南金》杂志 姚灵犀 北派通俗期刊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39.2;I206.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2
- 第一章 昙花一现的《南金》12-19
- 第一节 《南金》的产生背景12-15
- 一 生长土壤12-13
- 二 文化生态13-14
- 三 传媒环境14-15
- 第二节 《南金》的创刊15-19
- 一 创刊历程15-17
- 二 《南金》概况17-19
- 第二章 《南金》的传播要素19-33
- 第一节 社长姚灵犀19-22
- 一 津沽名士19-20
- 二 绮言丽语20-21
- 三 穷源识真21-22
- 第二节 《南金》的编辑团队22-26
- 一 编者介绍22-23
- 二 编辑方针23-26
- 第三节 《南金》的创作群体26-28
- 第四节 《南金》的读者群体28-33
- 一 目标读者28-31
- 二 读者反馈31-32
- 三 读者群体32-33
- 第三章 《南金》的主要内容33-60
- 第一节 文学作品33-41
- 一 小说33-36
- 二 诗词36-40
- 三 小品40-41
- 第二节 笔记史料41-51
- 一 笔记故事41-43
- 二 历史琐闻43-48
- 三 考据辨证48-51
- 第三节 梨园风尚51-57
- 一 津沽剧演52
- 二 剧演评论52-54
- 三 剧本研究54-55
- 四 角色研究55-56
- 五 今昔变迁56-57
- 第四节 图画作品57-60
- 一 人物照片57-58
- 二 书画金石58-59
- 三 纪实图片59-60
- 第四章 《南金》的停刊与其他期刊60-66
- 第一节 《南金》的停刊60-62
- 一 不通俗的通俗期刊60-61
- 二 必然中的偶然因素61-62
- 第二节 《南金》与《一炉》62-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69
- 附录:《南金》主要作者作品表69-72
- 导师及作者简介72-73
- 后记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兆臣;;近代通俗文学研究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J];天中学刊;2008年01期
2 徐永志;恣肆的欲情——晚清狎妓之风与色情业的兴盛[J];文史精华;1997年11期
3 陶敏,刘再华;“笔记小说”与笔记研究[J];文学遗产;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仇f ;近代狭邪小说艺术史论[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1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98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