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2-2012)
发布时间:2017-12-14 12:04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2-2012)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摘要】: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具有关键作用。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可以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契机。1982—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历史的浓缩与写照,在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都承载着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性任务。党在1982—2012年新时期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主要有: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动力“引擎”;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并进行合理分层;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手段和形式,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外国形式等传播媒介,占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的“制高点”;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增进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等。通过以上这些实践与创新,党代会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宣传模式由思想灌输和行政强制逐步向灵活多样的内化教育转变;逐步构建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党的代表大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中的一种较为综合和特殊的路径,具有宣传教育的集中性、理论观点的权威性、大众化内容的时代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党员干部的示范性等特点,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和向前推进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将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外,还要抓住契机,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活动和重大历史节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除此之外,要始终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集中进行和长期推进的有机统一,并注意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尊重差异的层次性,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体系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20;D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海波;;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朱炳元;;对中共十二大以来历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的考察与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3 梁庆婷;;论我国社会思潮的传播主体[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高乃云;;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翟红芬;;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创新探析[J];理论学刊;2013年12期
6 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5期
7 石仲泉;;十八大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03期
8 程季;;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J];新长征(党建版);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丽萍;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7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28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