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党员忠诚意识的坚守与强化——来自苏共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15 18:08

  本文关键词:党员忠诚意识的坚守与强化——来自苏共的启示 出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党员 忠诚意识 苏共 启示


【摘要】:党员忠诚对政党组织的兴衰聚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苏共思想路线的迷失、党内民主的缺失、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是党员忠诚流失的重要原因。这给中国共产党探索增强党员忠诚意识以重要启示:要以科学的理论来凝聚党员的忠诚,以制度规范来增强党员的忠诚,塑造清廉的政治形象来引领党员的忠诚,纯洁党员队伍来保证党员的忠诚,从而提高治党理政水平。
[Abstract]:The loyalty of party memb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party organizations, the loss of the ideological lin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Soviet Union, the absence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vileged stratum of bureaucrats. The spread of historical nihilism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loss of Party loyalty, which gives the CPC an important inspiration to explore and strengthen the loyalty consciousness of Party members: to unite the loyalty of Party members with scientific theory. To strengthen the loyalty of party members, to shape the clean political image to lead the loyalty of the party members, to ensure the loyalty of the party members with pure party members,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ing the party's political affairs.
【作者单位】: 上海市虹口区委党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比较研究”(编号:12&ZD078)
【分类号】:D261
【正文快照】: 一个有生命力的政党,需要由大批忠诚的党员构成并积极地发挥作用。政党拥有其党员的忠诚,政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会体现出来,反之,政党会因丧失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成为一盘散沙,甚至走向衰亡。苏共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拥有四十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苏共在1991年轰然倒塌时,将近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牛安生;苏共党章述评[J];苏联东欧问题;1988年02期

2 周尚文;史学的困顿——论"历史热"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黄苇町;;执政党建设仍需“去苏联特色”[J];人民论坛;2013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安;方小年;;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月刊;2015年10期

2 朱浩;;党代表大会与党内权力监督——从列宁主义的政党理论谈起[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众;苏联二十—三十年代的史学期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朱永;俄罗斯苏联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运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胡思越;斯大林时期苏联新闻管理体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戴桂菊;近十年来的俄罗斯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2 陈启能;苏联解体前的“历史热”[J];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春生;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及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5期

2 赵宏;;苏联官僚特权阶层与苏联剧变[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4期

3 杨丽媪;;中国是否存在特权阶层?[J];观察与思考;2006年14期

4 王正泉;;官僚特权阶层:苏联解体的致命根源[J];人民论坛;2007年01期

5 赵鹤梅;;关于官僚特权阶层问题研究概述[J];东岳论丛;2007年03期

6 戴隆斌;;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及对苏联剧变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7 郑连根;;特权阶层怎样搞垮汉朝?[J];领导文萃;2010年23期

8 姚建军;;苏联特权阶层的意识形态视角分析[J];传承;2011年03期

9 葛妍;;西方苏联学视野下的苏共特权阶层问题研究评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王洪濮;当今美国社会的新特权阶层[J];社会;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春生;;苏联特权阶层与苏联剧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吴恩远;;对“苏联解体教训”一些流行观点的反思[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黄宗良;;把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坚持下去[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元宫;苏联特权阶层的腐败造就民众的冷漠[N];学习时报;2013年

2 特派记者 师琰;希腊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被特权阶层所挟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3 王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观念的力量[N];东方早报;2007年

4 吴恩远;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几种流行观点检讨[N];北京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扬;特权阶层是苏共亡党的物质力量[N];文汇报;2011年

6 罗海岩;权力要忠实于人民[N];太行日报;2011年

7 本版编辑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副主编 李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徐亦让;“权力异化”下的体制与个人因素[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校董”不能成为高校特权阶层[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9 贺艳燕 编译;不平等的经济需要真正的进步主义[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王和平;教师与学生到底平等不平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鹤梅;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鑫宇;苏联官僚特权阶层产生根源与危害探析[D];新疆大学;2009年

2 陈飞;苏共党内特权阶层对苏联解体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郭向阳;前苏联“特权阶层”探究[D];华侨大学;2008年

4 刘伟;关于斯大林时期的“官僚特权阶层”问题[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衍;权力的文化图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9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429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