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9 06:20
本文关键词: 红色记忆 中国共产党 执政基础 因果机制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红色记忆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政的历史记忆。红色记忆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增减性、能动性和集约性的特征。国家强化政权合法性建设以应对复杂的执政环境,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会心态失衡,信息技术范式导致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后现代解构思潮和公众史学的兴起,这些都构成了红色记忆在近些年来大规模涌现的原因。根据意识、行为与结果区分这些因素,红色记忆可以区分为内在的政治心理叙事和外在的政治行为。正确界定作为政治心理叙事的红色记忆与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的红色记忆,才能探究作为政治行为的红色记忆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因果关系,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应对策略以影响作为内在政治心理叙事的红色记忆。
[Abstract]:Red memory is a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revolution and government. Red memory is subjective, objective and increment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itiative and intensity. The state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gime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 ruling environment, the social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leads to the imbalance of social mentality,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radigm leads to the change of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the rise of post-modern deconstruction and public historiography, these constitute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red memory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consciousness, behavior and result distinguish these factors. Red memory can be divided into internal political psychological narration and external political behavior.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d memory as a political act and the ruling behavio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e can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nfluence the red memory, which is the internal political psychological narrativ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1XJD016)
【分类号】:D25
【正文快照】: 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建政的手段完成了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后革命时期,革命时期的符号化身成了政权的象征和国家的象征。在国家重大节日的纪念性活动中,人们依旧为这些革命符号与话语所包围,为红色记忆所萦绕。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革命亲历者或者非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一丁;;用生命诠释忠诚——访“红色特工”刘光典烈士之子刘玉平[J];北京党史;2014年04期
2 肖舟;;朱枫:黎明时倒下的红色女特工[J];档案天地;2009年10期
3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2年03期
4 钱茂伟;;公众史学的定义及学科框架[J];浙江学刊;2014年01期
5 彭查理;;“飞夺泸定桥”的人和事[J];炎黄春秋;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华东师范大学 韩钢;[N];社会科学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刘卓红,关锋;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及其积极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04期
3 张小荣;近代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原因的研究[J];大同高专学报;1996年03期
4 汪进元;符健敏;;从西方宪法变迁理路看中国宪法变迁的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5 王sコ,
本文编号:1443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44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