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1 06:45

  本文关键词: 党政干部 选拔任用制度 实际问题 对策建议 出处:《河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党政干部的队伍建设,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当前,形成完善的党政领导干部选用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向前进的客观需要。因此,探讨这样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考察,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干部中存在的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在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过程中形式主义问题严重等等,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受到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缺乏公开的民主监督,用人责任追究制度缺失,纠错机制不健全,公民的政治参与不积极等等因素的影响。 解决当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这种种问题,就必须完善选拔的标准要求、坚持选拔任用的价值取向、扩大党政干部选拔的民主程度、健全选拔的责任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选人用人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当前,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客观上需要用科学的选拔任用制度持续、有效、稳定地把各类人才吸引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多项措施,以形成完善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使得党政领导人才各得其所,并被合理地组织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去。
[Abstract]:The selection of leading cadres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gent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but also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 which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issue and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To form a perfect system of select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is the objective need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ushing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ward smoothly. It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such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to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has pointed out the actu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for example: the masses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s not high.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leading cadres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the problems of formalism are serious, which are caused by many reasons, main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the lack of open democratic supervision on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cadres, the lack of accountability system, the imperfect mechanism of error correction, the lack of acti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and so 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we must perfect the standard of selection, adher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and expand the democratic degree of the selection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further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issue of selecting and employing people has always been a matter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party. At present,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promoted smoothly during the crucial period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Objectively, we need to use the scientific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 to continuously, effectively, and steadily attract all kinds of talents to the various undertakings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a number of measures. In order to form a perfect system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ers can get their own places and be reasonably organized into the various undertakings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26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8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霍跃;中国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党洁;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传承与发展[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50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450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