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延边地区的传播研究
本文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延边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出处:《大理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延边地区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延边地处吉林省东部,东靠俄罗斯,南靠朝鲜。同时,吉林地区又曾被日寇侵占多年,这样特殊的地理优势和特点使得新民主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延边的传播具有与在沿海、内陆地区传播不同的内涵和特点,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意义,因此对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截至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研究学者都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也是从各个方面着手;而少有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者一定的地区的研究。因此,以1919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时间界点,以延边地区为研究对象,详细的梳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情况,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延边的传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世界发展主题战争与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带来的结果;也是中国人寻求救国之路接连受挫的必然选择;更是在延边人民长期的斗争传统和强烈反抗意识之下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在延边的传播根据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传播主体、内容、对象和形式等。抗日战争爆发前期,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立反日团体,展开武装斗争,还成立的党的支部和政权;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延边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马克思主义者扩大革命根据地,建立抗日游击区;解放战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仅在军事上逐渐扩大,更在文化教育上加强对其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延边的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无论从内容上、规模上、主体上都不断扩大,形式上,也是多种形式共同传播。与此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延边的传播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未来的传播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更要注重方法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延边地区的传播研究,并非只是简单的罗列这一时期的史实,更是以史实为依据,归纳总结出传播的特点,并且提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启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
[Abstract]: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Yanbi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 Yanbian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Jilin Province, east of Russia, south of Korea. At the same time. Jilin area has been invaded by Japanese aggressors for many years, such special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Yanbian in the new democratic period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from those in coastal and inland areas. Because of its different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on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academic value. Up to now, most of the scholars in our country have done research on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also from various aspects; Therefore,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from 1919 to 1949 was taken as the time boundary point, and the Yanbian area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rich the history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Yanbia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does not exist in isolation.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theme war and revolution and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It is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Chinese to seek the road of national salvation.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Yanbian has different subjects and contents according to its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som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began to study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Marxism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set up anti-Japanese groups to carry out armed struggle. The Party branches and political power that have also been established;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Yanbian gradually expanded, the Marxists expanded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and established anti-Japanese guerrilla areas;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the spread of Marxism not only gradually expanded militarily.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Yanbia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Both in content, scale and subject,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Yanbian is constantly expanded in 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Yanbian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Marxism.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enrich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Vigorously promot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nnovation of method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he study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Yanbia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is not just a simple list of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is period.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facts, the author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Marxism, strengthens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t theory, and continuously realize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o realize the loc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大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熙Y@;延边地区应对入世的根本途径初探[J];延边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2 池明学;关于提高延边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3 刘创业;;试析20世纪初期延边地区的局势和交通[J];世纪桥;2013年09期
4 张熙Y@,田云杰;关于延边地区开拓俄罗斯市场情况的调查[J];延边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5 权春燕;;朝鲜族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对延边地区经济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1期
6 马利;;延边地区两万民兵进山大搞小秋收[J];中国民兵;1987年12期
7 朴东铉;对用好用活政策的几点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8 张敬婕;;性别与传播研究30年发展轨迹[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6期
9 丁玫;罗马法传播研究会[J];比较法研究;1990年02期
10 孙钟远;李兰;;延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爱顺;;艺术资源与延边地区的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编委会[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3 祝建华;;传播研究国际化的国际经验:个人学术训练与机构奖惩体制的影响[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4 张明新;佘建兰;;世纪之交的传播研究现状与趋势——以对1994-2005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为例[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佳璧;;体育赛事推广中的电视营销传播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王静;;后奥运时代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陈韬文;;理论化是华人社会传播研究的出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8 张咏华;;试析2005年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以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为例[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静;;社区传播:空间与人的网络重构(摘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10 贾静;李汀;徐延;;我国新媒体体育传播研究现状的内容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姗姗;延边地区对韩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N];吉林日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杜孟战略传播研究项目正式启动[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张翼;整合各方资源 推动西藏对外传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记者 贺冲 通讯员 宋春娟;吉林电力加快延边地区电网建设[N];中国电力报;2010年
5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韩鸿;发展传播研究需要“中国模式”[N];光明日报;2014年
6 徐占山;对开发具有文化内涵旅游纪念品的建议[N];延边日报;2005年
7 实习记者 张君荣;国际传播研究亟须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理论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乔玲;探究边疆新形势下新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李香花;创新融资模式 加大金融支持[N];金融时报;2013年
10 汪涧 记者 高菲;省新闻出版局提升审批效能[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伟;微博场域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韩瑞霞;美国传播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分野与融合[D];上海大学;2010年
3 李萌;美国发展传播研究的历史考察:发展传播现代化范式的生成、危机与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曹书乐;论英国传播研究——一种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的考察[D];清华大学;2009年
5 张超;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延边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14年
6 张婷;科学传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管延江;中国延边地区对韩国劳务输出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陈世华;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承焕;中国延边地区朝鲜语使用现状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10 魏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及其体系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延边地区的传播研究[D];大理大学;2017年
2 李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7年
3 孟丽荣;有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王景;中国共产党党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临霞;有机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6 李军;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年
7 李莹;有机马克思主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8 徐泳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9 陈荷花;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中国现代化的优势和难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7年
10 宽琶丽;中国老挝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比较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64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46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