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18-02-10 23:17

  本文关键词: 井冈山时期 群众工作 历史经验 出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群众工作作为工农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做好群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以及工农红军在艰苦环境中战胜敌人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始终把"宣传群众"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注意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这些经验,不仅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也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Abstract]:During the Jinggangshan perio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 regarded mass work as the first of the three major tasks of the Red Army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explored in practice a set of ways and methods to do a good job in mass work. It laid a solid mass foundation for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Jinggangsha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and for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to defeat the enemy in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also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mass work. These experiences mainly include: always regarding "propagating the masses" as the first task of the Party's mass work, and taking sincere and sincere efforts for the masses' interes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of mass work.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asse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mass work. These experiences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d regime, but als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doing well in mass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研究”(2015YZD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占艮,白增安;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的现实意义[J];探索与求是;2000年01期

2 申现星,孙亚南;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探索与求是;2000年05期

3 孙忠焕;探索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和载体[J];党建研究;2001年04期

4 李本田,李洪福;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J];大庆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李志勇;学会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J];老区建设;2001年03期

6 雷良玉;农村干部要善于做群众工作[J];学习导报;2001年05期

7 孙忠焕;用民主的方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J];今日浙江;2001年21期

8 马学军;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9 丛敬学;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改进党的群众工作[J];理论学习;2002年09期

10 吴斌;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J];学习论坛;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捷;;试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亚勇;;中国共产党农民群众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3 孔小红;;工会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清城;;论陈云的群众工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建洲;;传统群众工作与党的社会工作:基于政治社会学视角的初步比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6 顾建键;邬敏懿;;试论加强党在新经济组织群众工作的新路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7 余维法;;群众工作与创新社会管理——论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王彦坤;袁秀;;永远和人民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考察与未来昭示[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C];2011年

9 贺少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10 余维法;;群众工作与创新社会管理——论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德利;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N];青岛日报;2005年

2 陶家明;海警总队做好群众工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N];边防警察报;2007年

3 张林;改进群众工作 关注民意、民生、民和[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4 郭斌健;康定成为全省新时期群众工作试点县[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5 特约记者 李彬、通讯员 陶宏家;省委省政府设立驻京群众工作办公室[N];湖北日报;2006年

6 记者 平萍邋阙爱民;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为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提供坚实保障[N];河南日报;2007年

7 记者 陈小平邋实习生 王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N];河南日报;2007年

8 吴志松;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思考[N];金华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李邦田;构建新时期群众工作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济宁日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提升群众工作水平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济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臧海鑫;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与时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杨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研究(1927.10-1930.02)[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4 张怀海;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苗政军;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机制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琢;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春耕;执政条件下党的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青;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王帅;论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群众工作[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郑超华;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2年

4 张艳君;党的群众工作创新研究[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12年

5 张清;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姜双双;毛泽东群众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3年

7 孙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8 张思源;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成丽萍;多元利益背景下党的群众工作创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昊;刘少奇群众工作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01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501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9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