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腐败与企业创新:润滑剂抑或绊脚石

发布时间:2018-02-13 07:40

  本文关键词: 腐败 企业创新 剂量响应模型 广义倾向匹配得分法 出处:《南开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运营的制度环境质量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即一定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润滑剂",但更高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绊脚石"。这一发现与现有文献结论不同。此外,本文还揭示了腐败影响企业创新的两种渠道:政府担保和金融机构贷款。这暗示了一定程度的腐败实际上是企业寻求一种替代性保护机制的成本,其目的在于减少市场机制不完善对企业创新造成的负面冲击。进一步地,通过广义倾向匹配得分法分析发现,随着腐败水平从低分位点向高分位点的逐渐升高,贿赂等腐败活动对企业创新的促增效应逐渐弱化,超过特定分位点(20)时,贿赂等腐败活动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逐渐强化。最后,稳健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腐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非常稳健。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2012 World Bank survey o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ruption such as bribery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ere is a kind of inverted U-shaped cur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rupt activities such as bribery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at is, a certain degree of corruption is the "lubricant"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but a higher degree of corruption is a "stumbling block" to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e paper also reveals two channels through which corruption affects enterprise innovation: government guarantees and loans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is suggests that a certain degree of corruption is actually the cost of seeking an alternative protection mechanism. The purpose i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caused by imperfect market mechanism. Furth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neralized tendency matching sc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corruption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low score to high score. The effect of corruption such as bribery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is gradually weakened. When the corruption activities such as bribery exceed the specific locus 20), the corruption activities such as bribery will have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the inhibition effect will be strengthened gradually. Finally, the results of robustness analysis show that, Corrup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between the inverted U-curve relationship is very robust.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创业投资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及创新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SB0008)资助
【分类号】:D262.6;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2 乔尔·赫尔曼;杰林特·琼斯;丹尼尔·考夫曼;周军华;;转轨国家的政府俘获、腐败以及企业影响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1期

3 李后建;;市场化、腐败与企业家精神[J];经济科学;2013年01期

4 黄玖立;李坤望;;吃喝、腐败与企业订单[J];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5 陈刚;李树;;官员交流、任期与反腐败[J];世界经济;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俘获与腐败的比较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夏雪花;谭明军;;关系资本财务:一个新的理论探讨[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3 章细贞;;制度环境、政治联系与民营企业债务期限结构[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4 胡旭阳;刘安超;;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准入[J];财经论丛;2011年04期

5 陈运森;朱松;;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资本投资[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6 徐龙炳;李科;;政治关系如何影响公司价值:融资约束与行业竞争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7 连军;刘星;连翠珍;;民营企业政治联系的背后:扶持之手与掠夺之手——基于资本投资视角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8 薛爽;肖星;;捐赠:民营企业强化政治关联的手段?[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9 潘红波;余明桂;;预算软约束与控股股东利益输送:来自我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10 全怡;孙源;;政治联系文献综述及其展望[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玄;;制度环境、政治关系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陈刚;李树;;管制、腐败与幸福——来自CGSS(2006)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潘红波;余明桂;;政治关系、银行业开放与银行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谢获宝;刘波罗;;政治联系、掏空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田立军;;资本结构:风险管理的手段和结果[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理专业委员会课题组;周守华;赵德武;李心合;喻灵;彭韶兵;骆家欩;温青山;;金融危机冲击、企业风险缓冲与政府政策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9 宋玉;唐婉虹;燕紫;;政治联系提高抑或降低了会计盈余质量?——基于应计质量和盈余反应系数的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罗党论;卢俏媚;;什么影响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泡沫?[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3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4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肖浩;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昊e,

本文编号:1507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507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e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