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间性理论看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 主体间性理论 执政党 人大 关系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考察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即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执政党在提升党内政治民主,以党内法治推动依法治国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同时,逐步重视人大在政治和制度上的资源效应,以有效应对和破解执政党与国家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基于主体间交往理性的认知,应明晰执政党和人大关系,构筑执政党和人大在主体间性意识、交互关系内容、议决事项规程和耦合机制生成等方面的关系,以促进依宪执政和依法治国,实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共融共生。
[Abstract]: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examin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s, that is, how a subject interacts with another subject, which operates as a whole. Since the 18 Congress of the CPC, the ruling party has been promoting political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While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and realizing people's democracy by the rule of law within the Party, we should gradua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resource effect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and solve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country, based on the rational cogni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 should be clarified, and the content of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uling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rul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law, and to realiz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inner-party laws and the national la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s of the deci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upling mechanism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C006)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7M612238)
【分类号】:D26;D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曹建明;;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以严明的纪律全面推进从严治检[J];人民检察;2015年21期
2 肖金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效应[J];法学论坛;2014年03期
3 黄钟;;宪法视角下的毛泽东与刘少奇[J];炎黄春秋;2013年07期
4 封丽霞;;执政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的定位——从“领导党”向“执政党”转变的立法学阐释[J];法学家;2005年05期
5 秦前红;;宪政视野下的中国立法模式变迁——从“变革性立法”走向“自治性立法”[J];中国法学;2005年03期
6 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政法论坛;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新勇;;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和信息时代依法执政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年23期
2 徐严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系的构建——基于发展型组织理念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18期
3 孙大雄;兰天玉;;论党内法规对党领导立法的保障与规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黄兰松;;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地方立法的关系之理论透析[J];江汉学术;2017年04期
5 刘亚娟;;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3期
6 张文;;高氏政治宪法学的时代意义及其可能的局限——读《政治宪法学纲要》[J];公法研究;2016年02期
7 李会勋;肖金明;;从主体间性理论看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8 王梅;;关于高层领导干部兼任人大代表现象的研究——在我国人大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视野下[J];祖国;2017年10期
9 王建国;;“三统一”理论的逻辑证成与实践面向[J];法学;2017年05期
10 周建云;杨碧晗;;国家法制统一下地方立法权扩张的风险[J];法制博览;2017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金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司法构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肖金明;;建构、完善和发展我国行政检察制度[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3 程湘清;;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中国人大;2004年11期
4 韩丽;中国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J];战略与管理;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J];世纪桥;2011年13期
2 王小拥;;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世纪桥;2013年12期
3 刘涛;;论主体间性理论与课堂教学[J];理论导刊;2008年11期
4 赵宇洋;;浅析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3年12期
5 王凌轩;;论文艺作品传播中介主体化的影响——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分析[J];学理论;2010年31期
6 杨芳;;论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7 董娜;潘赐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哲学观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王柳丽;闯晓燕;;建构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意义[J];广西党史;2006年11期
9 张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J];世纪桥;2008年01期
10 王金元;;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贺翠香;承认与蔑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晓东;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杰;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理论及其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2 马牧欢;哈贝马斯实践哲学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袁东君;主体间性理论的矛盾和未来[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耿慧娟;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芳;论马克思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及其当代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乔雪艳;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夏云;主体间性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叶克慧;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基础及其理论旨趣[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淑芝;基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探析[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39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53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