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马克思群众观生成的逻辑

发布时间:2018-06-04 12:14

  本文选题:马克思群众观 + 历史逻辑 ; 参考:《学习与实践》2015年02期


【摘要】:马克思群众观厘清了唯心主义在群众问题上的偏见,实现了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群众观的生成是一个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创生过程,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赋予群众观新的内涵,并指出了过去唯心主义针对"群众"在认识论、方法论上的错误。揭示马克思群众观的生成逻辑,不仅可以深入理解马克思群众观的逻辑性、整体性,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理论指导。
[Abstract]:Marx's view of the masses clarifies the prejudice of idealism on mass issues and realizes revolutionary changes. The formation of Marx's mass view is a process of creation of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has its inherent historical logic,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logic. Marx's materialism gives a new connotation to the mass view, and points out the mistakes in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idealism in the past. Revealing the generative logic of Marx's mass view can not only deeply understand the logic, integrity,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Party's mass lin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系统论构建研究”(14SKL11)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群众观与群众力工程建设”(2013QNMK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52;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曰美;;原始社会人的主体意识之觉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吴仁平,刘善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扬弃及其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衣芳;王爱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J];理论学刊;2007年10期

4 牟成文;;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茜;马克思群众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巍华;;仪式:口语社会中传播的社会化功能的集中体现[J];东南传播;2009年03期

2 方军;;马克思政治参与和传统民本思想:基层政府治道的理论基础[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3 张艳涛;王开艳;;重新反思作为“范式”的教科书哲学——基于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大众形态相统一的视角[J];桂海论丛;2013年04期

4 杨玉翠;;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要点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董学文;;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黄谋琛;;社会规则的外延和类型[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7 曹晓飞;张忠江;;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聂海杰;;马克思意识形态范畴的历史变革及其多维内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董伟武;;超越现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论全球性生态正义的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刘国光;;关于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4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核是什么?[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8 王川飞;;马克思主义谱系中资本批判理论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熊韵波;;生态概念的意识形态性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晨晔;宋扬;;现代社会视域下坚持群众路线问题的思考[A];“改革与创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曲建华;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茆素琼;合法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林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闫世东;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虚无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齐敏;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8 胡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9 严春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王有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马春丽;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晓光;人类中心主义合理性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范秀同;主体性原则探析[D];新疆大学;2006年

5 朱锐;人的活动之主体性发挥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潘惠锦;论人的主体性的社会凸现[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苗翠环;当代我国转型期知识女性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8 李力;价值是人的主体性在实践中的表现[D];西北大学;2010年

9 宋英;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靖相聪;新时期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德海;;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价值向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新建;;简论党的执政为民理念与群众史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毛豪明,王丽娜;近二十年来历史创造者问题论争评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杜家贵;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杨河;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姜华;西方历史哲学视野中的历史演进与人的主体性问题[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8 庄严;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历史主体的深层理论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9 李雪沣;胡东;;人民概念政治性的宪政解读[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10 徐晓宇;梁秀芝;刘阳;;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群众史观部分讲解的商榷[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红竞;;论村民自主提供公共产品的实践逻辑——基于某地区乡村修路活动过程事件分析[J];学会;2010年04期

2 周超;易洪涛;;政策论证中的共识构建:实践逻辑与方法论工具[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潘泽泉;;社区建设与发展话语的实践逻辑与新趋势[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4 陈庆;;论法律概念的实践逻辑——兼论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5 张留丽;;印度村民自治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以村级潘查亚特为考察对象[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00期

6 朱立群;;中国与国际体系:双向社会化的实践逻辑[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志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与实践逻辑[J];理论前沿;2007年22期

8 何明升;;司法社会工作概念的缺位及其补足[J];法学论坛;2012年02期

9 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逻辑根据——关于“中国为何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中国化”问题的思考[J];探索;2014年01期

10 刘伟;;村民介入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逻辑——对江苏Y市某村修路活动的过程/事件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齐齐哈尔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张永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逻辑[N];齐齐哈尔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岳;国家政策在农村的实践过程和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伟;职务发明制度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付周军;权威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石磊;国家政策执行的基层实践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徐京波;乡土惯习与“民主意识”:村民自治的实践逻辑[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永清;村庄成员权的实践逻辑[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李雨阳;地权的社会逻辑[D];吉林大学;2014年

6 陶宇;权力—利益秩序的实践逻辑[D];吉林大学;2008年

7 林虹虹;执法现实与法治理想的距离[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黄姝;民间组织的形成机制与实践逻辑[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77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77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