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谁来监督监督者:监督权问责的逻辑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7-02 12:12

  本文选题:监督权 + 问责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01期


【摘要】: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来讲,破解"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难题需要建立专门针对监督权的问责机制。所谓监督权问责,是指监督权行使主体就其监督行为向多元监督者进行责任回应并据此接受监督失责惩罚的行为过程。问责主体、问责客体、权力行使、责任类型等不同体现出监督权问责与决策问责、执行问责之间的区别。在当前"强监督—弱制约"的控权模式下,监督权的被动性、从属性、分散性、事后性导致监督权问责的乏力和不足。为此,需要通过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方式建构监督权的内外部问责机制,以实现问责链条的闭合循环。
[Abstract]:From the request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power, executive power and supervision power restrict each other an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who should supervise" needs to set up a special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for supervision power. The so-called accountability of supervision power 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subject of the exercise of supervision power responds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ultiple supervisors on its supervisory behavior and accepts the punishment of supervision default accordingly.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ccountability such as the subject of accountability, the object of accountability, the exercise of power and the type of responsibility refl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countability of supervision, the accountability of decision-making and the accountability of execution. Under the control mode of "strong supervision and weak restriction", the passivity, subordination, dispersion and afterwards of supervision power lead to the weakness and deficiency of supervision power accountabil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of the supervisory power by implementing the supervisory responsibility of the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the people's Supervisor, so as to realize the closed cycle of the accountability chain.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ZZ028) 中国法学重点专题项目(CLS2006ZDZ04)
【分类号】:D2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亚越;;我国的问责客体范围:制度比较与制度改进[J];江汉论坛;2014年06期

2 陈国权;周鲁耀;;制约与监督:两种不同的权力逻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陈卫东;;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政法论坛;2012年04期

4 陈国权;谷志军;;决策、执行与监督三分的内在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5 张贤明;;当代中国问责制度建设及实践的问题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2年01期

6 韩志明;;制度的虚置与行动者的缺席——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韩志明;;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8 曹呈宏;;“监督”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何增科;;试析我国现行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学习与探索;2008年04期

10 陈国权,徐露辉;责任政府的法治基础与政治构架[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越;;构建监察委员会监督与制约机制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7年15期

2 王柳;;作为绩效问责机制的绩效整改及其优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03期

3 李文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7年05期

4 桑玉成;周光俊;;论制度成熟:价值、品相、路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5 李庆召;马华;;制约与监督协同视角下的村级权力自控机制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6 唐大鹏;武威;王璐璐;;党的巡视与内部控制关注度: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17年03期

7 张文渊;谷志军;;党内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构成——兼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J];岭南学刊;2017年02期

8 谷志军;;党内问责制:历史、构成及其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01期

9 谷志军;;谁来监督监督者:监督权问责的逻辑与实现[J];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01期

10 黄西菲;秦绪华;安英海;李鑫;张文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党政责任指标体系构建及量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权;毛益民;;腐败裂变式扩散:一种社会交换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张康之;张乾友;;论权力分化的启、承、转、合[J];学海;2011年02期

3 朱孝清;;检察机关集追诉与监督于一身的利弊选择[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4 朱未易;;地方法治建设中公民参与的法理分析与制度进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5 郭剑鸣;;相机授权体制下我国央地关系中的潜规则现象及其矫治——兼谈分税制后“驻京办”问题的实质[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6 郭道晖;;尊重公民的司法参与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陈卫东;;羁押场所巡视制度研究报告[J];法学研究;2009年06期

8 徐昕;;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广安模式[J];当代法学;2009年06期

9 单学刚;竹立家;陈潭;;突发事件问责的制度路径[J];浙江人大;2009年10期

10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法治变革的动力模式[J];法学家;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武英;刘建双;;加强党政一把手有效监督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陈建邦;;根治贪污的新思路[J];改革;1988年06期

3 肖庆华;关于监督的几点思考[J];党的生活;2000年06期

4 张鸣;;监督怎么蜕变成分肥[J];领导文萃;2008年03期

5 靳成树;打破“猫多、耗子也多”的怪圈[J];探索;1989年02期

6 梁英;加强监督是反腐败的关键[J];社会科学家;2000年06期

7 吉雅杰;浅论监督与人大监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乐 yN;美将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J];交通环保;1994年04期

9 孙焕英;监督者自清[J];人民公安;1999年22期

10 肖飞;加强人大对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项嗣麒;;对建立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监督机构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项嗣麒;;对建立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监督机构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宁善文;马国华;祝相宏;;浅析油田企业HSE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北京科技大学纪委课题组;曲雁;;关于高校基建(修缮)工程招标监察工作的研究——以纪检监察的视角谈高校招标监督管理[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波;用监督规范权力[N];人民日报;2014年

2 尤信群;向两高校奥运场馆派驻监督机构[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3 李成根;监督应在创新与落实上下功夫[N];金融时报;2006年

4 李勰;新方法指令中的市场监督[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5 本报评论记者 胡金波;当监督者成为被监督者[N];嘉兴日报;2011年

6 李可;以“反向监督”化解监督难题[N];法制日报;2014年

7 曾维和;监督: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保障[N];中国社会报;2004年

8 刘浩平;监督机构为何哑火失声[N];广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师长青;奥运监督,,在实战中锻炼检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10 刘国安;用制度提升监督管理效应[N];中国石油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钒;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庞乐;县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风未;德阳市人大“监督创新”案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韩笑;《人大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袁扬法;政府信息公开内部监督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易鹏程;论我国地方人大监督的乏力及其应对[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林小虎;泉州市人大监督职能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8 韩梅梅;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9 陈珊珊;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10 宋杨;计划生育监督信息化模块建立与应用探讨[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90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090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