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05 17:43

  本文选题:全面从严治党 + 意识形态建设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12期


【摘要】:在政党政治国家中,执政党维护自身执政的重要手段就是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将党的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并以此来"主导"或"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意识形态。当代中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需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共同底线"。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既要关注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活动以及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又需要遵循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传播规律,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以及理论内部各观点之间相矛盾的现象,实现"话语体系"的"逻辑自洽",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凝聚力。
[Abstract]:In the political party country,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ruling party to maintain its own ruling power is to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to raise the Party's ideology to the national ideology, and thus to "lead" or "lead" the pluralism and diversity. A changing social ideology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party spirit" and "people's character," and to constantly consolidate the common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unity and struggle of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whole people. Adhering to the "common bottom lin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people's material living conditions, material activities and the mode of production of material life, but also follow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discourse system and its spreading law.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jointed phenomen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ifferent viewpoints within the theory, to realize the "logical self-consistency" of "discourse system", and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explanatory power, persuasion and cohesion of ideological discourse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所有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批准号:17BKS018) 2017年度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YZD09)
【分类号】:D2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晓元;;我党意识形态建设三大战略[J];求索;2006年10期

2 苏富强;;近年来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绳晓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J];领导之友;2007年06期

4 曹海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理论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沛武;;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0年01期

6 肖应红;;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6期

7 李爱敏;;社会转型时期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措施探究[J];文教资料;2006年23期

8 刘金祥;从“三个代表”看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J];党政论坛;2003年11期

9 郭文亮;1949-1976: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史回眸[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王伟;朱兆中;傅大勇;戴虎庆;;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J];红旗文稿;2004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国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叶梧西;;学习刘少奇关于从严治党的思想[A];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3 张全景;;从严治党 保持党的先进性[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超;;坚持“四严”,从严治党[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5 肖宏渊;;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锦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从严治党[A];风正帆悬——党的作风问题研讨论文集[C];2001年

7 黄文典;;右江革命根据地从严治党与廉政建设经验初探[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8 赵承宗;;治党务必从严[A];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Ⅱ)[C];2003年

9 曾晓力;;关于贯彻从严治党方针 增强管党治党能力的新途径初探[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翔;自觉担当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N];黑龙江日报;2013年

2 记者 杜一鸣;用扎实的意识形态建设统领全区工作[N];沈阳日报;2013年

3 自治区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 唐秀玲;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N];广西日报;2011年

4 记者 姜斌;担当起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职责[N];黑龙江日报;2013年

5 全哲洙;切实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N];吉林日报;2005年

6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明仁;铁肩担重任 凝聚正能量[N];四川日报;2014年

7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李民;从严治党是先进性的要求[N];宝鸡日报;2009年

8 高永寿;从严治党须解决的问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0年

9 高俊芳;试论从严治党与从严管干部的关系[N];晋中日报;2010年

10 南方日报评论员;从严治党为建设幸福广东 提供根本保证[N];南方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海云;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略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庆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2 谌尧;自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6年

3 雷骐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7年

4 向立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琳琳;网络文化兴起与政党意识形态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李尚颖;善治视域下的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雷青松;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及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07年

8 周其江;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9 桂治强;论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立[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徐岑;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员教育管理难点与对策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本文编号:2101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101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