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体系“超循环”与惩治腐败的理论审视
[Abstract]:At presen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nti-corruption is mainly "the theory of system defect" and "theory of human nature self-privacy". The former further refines the theory of "alienation of power", "theory of the root of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ory of weak punishment", and "theory of ideology". Demand-driven Theory "the Theory of Human Life instinct". In fact, the theory of system defect does not see that the core idea of institution is a kind of value "consensus" reached by people, and neglects the fact that institution comes into being in value system. However, while exaggerating the nature attribute and consciousness function of human beings, "the Theory of Self-privacy of Human Nature" fails to probe into the corruption problem in the social relations. Neglecting the key of shaping perfect human nature lies in the process of "supercirculation" of noble and stable value system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human's "social attribute". Both theories do not fully see that the root of corruption is that the value system of private ownership has formed a self-reinforcing "super cycle". To punish corruption effectively,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e "super cycle" and replace it with the "super cycl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黄河科技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证研究”(11AZD040) 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2014年科研项目“以‘慕课’(MOOC)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教学研究”(SZQ2014002)
【分类号】:D26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温纯如;黑格尔关于量与数学的无限性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郭树杰;;马克思早年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从《手稿》到《神圣家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启明;;论思维的三重制约关系与辩证思维方式——兼淡辩证逻辑的一些问题[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张晓芒;;意象性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晓锐;李敏勇;刘忠;张萌;;论宇宙认知观——道是宇宙恒在的本原[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张振东;孙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学科交叉与方法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张晓锐;李敏勇;刘忠;张萌;;论宇宙认知观——道是宇宙恒在的本原[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7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俞吾金;;论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薪;论彭漪涟教授对辩证逻辑理论的新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9 谷小科;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系统论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吴佩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余晓芒;创建学习型企业[N];中国企业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亚;不交的循环算子和数字超循环算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洋;算子的亚循环性及超循环性的特征刻画[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53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15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