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9 09:22
【摘要】:延安时期是共产党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我党在这一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进而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体系在这一时期不断地完善起来。这一时期是我党局部执政的重要时期,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战争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关键,同时也是巩固我党政权的重要方法。所以,延安时期的教育内容非常注重时事,教育方式则灵活生动并且形式多样,形成了独特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延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着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之外,非常重视把解决农民问题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根据国情对农民进行了党的理论教育、民主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的理论教育。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宝贵的经验和武器。这对于新形势下我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借鉴的作用和指导的意义。本文以延安时期这一时间段为视角,遵循实事求的原则,运用文献研究法、史论结合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延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阐述。延安时期是我党历史上相对而言实践跨度比较大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所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国内外的背景和形势而随之调整的。为了能够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我党对这一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宣传,其原则、方法和特点上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不断完善。同时,也为了肯定这一时期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对其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进行了梳理,同时也总结出了对当今时代的现实启示。
[Abstract]:Yan'an period is a special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this period, the peasa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our party has been effectively developed, and the whol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perfected in this period. This period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our Party to take power in part.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easants is an important key to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war and an important method to consolidate our party's political power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the educational contents of Yan'an perio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current affairs, and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are flexible, vivid and diverse, forming a unique theory and method of peasa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easants in Yan'an period, apart from focusing on solving the land problem of peasant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combining the solution of peasant problem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Party's theoretical education, democratic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theoretical education for farmers. It is also the most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weapon for the CPC-led revolution to win the final victory.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peasa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iod of Yan'an perio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practical thing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easa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Yan'an period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histor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Yan'an period is a relatively large period of practice in the history of our Party, during which the scope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peasants is very extensive.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is also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and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make the peasa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y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our party propagandizes the contents of the peasa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to varying degrees, and its principle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tantly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affirm the Par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this paper combs its historical status and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and summarizes the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era.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尚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几点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苏晓轩;延安时期的“五湖四海”现象与思想文化繁荣[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张立中;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方先铭;;对延安时期“精兵简政”的再认识[J];学习与实践;2001年09期

5 雷甲平;简论延安时期的历史地位[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杨美让;中共在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经验[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黄延敏;延安时期党扩大群众基础的经验及启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年07期

8 潘祥超;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实践[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刘建德;杜红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历史经验[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王合伦;汤晓菲;;延安时期的廉政建设及其启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勇;;试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及其启示[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民主精神的特点[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亚利;;中共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张秀丽;封学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的政策探析[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拓宏伟;;中国共产党与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6 王行水;;浅谈党在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7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的民主精神[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8 祁之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哲学贡献[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忠全;;试论延安时期党建历史的基本经验与启示[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晓荣;王育英;;延安时期党的人民利益观[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庆伟;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业与红色旅游研讨会召开[N];陕西日报;2007年

2 贾志敏 张军;“延安时期民俗文化影视城”雏形乍现[N];延安日报;2011年

3 孙国林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延安时期文艺期刊风采再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延安大学校长 崔智林;延安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5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郭永平;延安时期党的廉洁政治永放光彩[N];陕西日报;2012年

6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 赵耀宏;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7 黑龙江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延安时期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N];黑龙江日报;2013年

8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峗;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为民思想 努力做好改革发展为民工作[N];中国测绘报;2013年

9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研究室 杨露;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4年

10 景慧;延安时期“双拥”的蓬勃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社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卢少求;延安时期中共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俊;延安时期理论学习及其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希贤;延安时期党领导思想文化战线的历史经验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7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8 陈欣欣;延安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缘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胡丽明;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巧巧;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及其现实启示[D];延安大学;2013年

4 陈旭;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5年

5 史常秀;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观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张杰;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回族干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李科一;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李丽;延安时期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白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10 谢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3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173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