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中国共产党民生价值观的逻辑演进——兼谈其“自否定”历史回路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8-18 11:19
【摘要】:以价值取向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发展体现着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进路。它以中共早期领导人朴素的生存关注开始,将民生观的价值指向依次向国家标准、生活标准、利益标准和伦理标准转化,从而次第实现了民生价值观的阶级化、人民化和人性化的历史转型。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共民生观始于生活,并不断升华最后又回归生活的历史回路。这一自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的理性化和创造性反思的结果,同时也预示着中共民生价值观回归人本理性、突显"执政为民"政治本色的历史趋势。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value orientati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bodies a spiraling and negative logic path. It began with the simple concern for survival of the early CPC leaders, turning the values of people's livelihood to national standards, living standards, interest standards and ethical standards in turn, thus realizing the classiz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values. People and humanization of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This development process embodies the historical loop that the CPC's livelihood concept began from life and sublimated and finally returned to life. The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elf-neg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result of the CPC's rational and creative reflect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untr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ndicates that the value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turn to humanism. Highlight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ruling for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西华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公民认同研究”(12XKS007)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14sa0058)
【分类号】:D25;D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胜根;;政府能力视域下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彭修银;吴震东;;“复魅”与“回归”——民族艺术与现代性视域中的文化寻根[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石东坡;;作为法治文化的言说与表达:法治话语体系初论——以法治话语体系的界定、生成与对策为对象[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5期

4 刘志云;;新形势下中国国家利益再定位与国际法上的转变[J];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14年00期

5 武飞;;法律方法对司法法治的建构性意义[J];法律方法;2014年02期

6 陈海明;;近代城乡社会的双重结构及其现代化问题——以江南市镇为视角[J];城市规划;2014年12期

7 徐坚;;论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5期

8 罗国亮;;外来经验与本土资源:中国应急管理体制发展的战略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黄丽;;现代风险社会对教育功能的影响探析——以贝克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10期

10 单耀军;;公共政策认受性研究的内容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教佳怡;本雅明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郑鲁英;文化产业发展视野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姜孝贤;立法的概念[D];厦门大学;2014年

5 邹旭林;中国现代谍战叙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任明强;公共协商观念的理论意义[D];吉林大学;2014年

7 唐伟;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D];吉林大学;2014年

8 张平;民主与经济发展:亚当·普沃斯基的研究逻辑及评析[D];吉林大学;2014年

9 孙乐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尹金萍;自我诠释与善[D];黑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黎辉;风险社会中社会管理职能的挑战与创新[D];西北大学;2013年

2 顾少锋;现代性视域下的宗白华美学[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杨超;网络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朱天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D];清华大学;2013年

5 魏来;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之比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6 柳志鹏;中共执政合法性基础面临的挑战分析及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杨国伟;民俗学视野下的寻根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刘治恒;社会分工视域下的生态危机根源初探[D];西南大学;2014年

9 李群;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与预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海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邦友;;民权视角下的民生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3期

2 樊建国;;树立民生观 履职为人民[J];世纪行;2008年07期

3 周全德;;当前河南民生问题的探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赵中源;梅园;;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4期

5 贺方彬;;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探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晓林;罗重谱;;民生视野的“重庆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7 刘建朝;;社会转型期的“新民生观”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4期

8 王青平;何建华;;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贺方彬;;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民生观[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贺方彬;;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基本特点[J];南都学坛;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项宏;;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构建民生型政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资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佳;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N];四川日报;2010年

2 到底;改善民生要顺应民愿[N];巴中日报;2007年

3 刘纯银;要多用民生观考核政绩[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程汉鹏;“民生观”是对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考验[N];贵阳日报;2007年

5 程汉鹏;民生观是对领导干部的新考验[N];证券时报;2007年

6 周慧敏;竺福江的民生事业[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单孝虹;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N];北京日报;2009年

8 单孝虹;民生观的全新境界[N];贵阳日报;2009年

9 繁昌三中 李必成 县教育局 骆君波;试析新民生观的要义和价值[N];芜湖日报;2011年

10 钱续坤;民生应是考核硬指标[N];安庆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湘富;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现成;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同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彬;社会转型时期的民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闫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制度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后东;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理论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年

5 杨燕妮;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万洲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生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培茂;论民生政治取向的确立[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张旭;毛泽东民生观及当代价值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9 田艳丽;马克思民生观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10 胡繁印;民生问题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89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189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