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对新时期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论文摘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与原则,认为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关键在于讲究一个“实”字。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讲实际、出实招、求实效等手段卓有成效地开展“双覆盖”工作。
论文关键词:创新;党建工作;双覆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在高等学校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这个宏伟工程中最活跃的环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基层党建的探索和实践无疑是最佳突破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方法问题是关键因素。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与原则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1.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很好体现,为高校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委提高执政能力的核心主题,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坚强保障。面对当前高校办学中各种纷繁芜杂的矛盾和问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化解矛盾、应对挑战,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必须面对的紧迫任务。
2.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是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必然要求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处在学校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院(系)级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教育和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核心,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因此高校基层党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进一步理顺院(系)级基层党组织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进一步促进高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基地。高校基层党组织扎根在校园生活的第一线,是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旋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健康发展。要大力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氛围,引导全校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高校日益成为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孕育时代先进文化的摇篮和基地,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明确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明确工作定位。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强化功能、拓宽领域的要求,进一步凝聚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力量,密切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加强自身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推进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党内规定、适合高校特点、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实现党的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有效结合。第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高校要坚持把党支部作为基层党建创新的重点,认真总结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本经验,通过分类指导,形成特色,全方位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的创新思路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也必须不断变革和创新。其中以务“实”精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就是一种创新思路。所谓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指的是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简言之,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工作覆盖,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覆盖,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有党的正常活动和明显的工作成效。因此,党建工作的“双覆盖”既是如何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党的问题,同时也包括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应当说,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关键就在一个“实”字。
1.要讲实际
党建工作的“双覆盖”同党的其他工作一样,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际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首先,要摸透实情。这是开展“双覆盖”建设的前提。实现“双覆盖”我们至少要掌握哪些实情呢:一是切实摸清本单位本系统内党的组织覆盖哪些单位是空白点,党的工作覆盖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二是要准确摸清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薄弱单位的人员构成、单位规模、工作性质和业绩近况。三是要通过座谈走访,调查研究,具体摸清这些单位负责人的思想动向,价值取向和个人目标定向。上述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要求是准、实、细。只有把情况摸透了,我们开展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才能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工作推动才能有的放矢。其次,要探求实质。对党的组织覆盖空白点和工作覆盖的薄弱点,我们不但要了解和掌握其基本情况,更要分析形成目前这种情况的诸多原因。特别是对其中其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要反复研究、探索,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顺利推进“双覆盖”工作。
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不能想当然,凭印象。一定要深入下去,耐心听情况,细心作调查,静心做思考。“情况不明胆子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这对推动“双覆盖”不但毫不益处,而且会贻误党的工作。
2.要出实招
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因此,要使“双覆盖”工作顺利推进,必须紧密联系本区域、本系统、本行业的实际,不扎花架子,不搞一哄而起,足踏实地,出实招、出硬招,坚持不懈地推进这一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要宣传造势,形成氛围。我们要通过报告会,恳谈会和其他各种宣传形式,宣传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的重要意义。要让人们了解,“双覆盖”是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历史经验。早在80多年前的红军战争时期,着名的“三湾改编”时,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的作法,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成功范例。党的组织和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就是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结构多元化、分配形式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显现,党的核心领导更加坚强,我们才能步调一致,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通过反复宣传,形成浓厚的氛围。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和完善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从而自觉支持、拥护、践行党的决定,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二是要制定细则,强势推行。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党章》的有关精神,明确规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各部门党的组织实施推进“双覆盖”工作的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党员在推进党建工作“双覆盖”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让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明白责任,积极投入。三是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对原有的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根据我们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至少要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实施分类指导。一是对党的组织健全,党的工作覆盖成效明显的单位,要求他们总结“双覆盖”的经验到面上推介。同时要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安排部署,从这些单位选派人员到“双覆盖”相对后进的单位帮助指导工作,或到上级党组织指定的非公有制企业或“两新”组织中去帮负党建“双覆盖”联络工作。二是党组织构建尚不健全,或有三个以上党员尚未建立支部的相对独立的基层单位,首先要做好“组织覆盖”。三是“双覆盖”比较薄弱的地方,要选派强有力的骨干帮助他们落实“双覆盖”目标任务。四是要要创新载体、健全机制。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但要充分利用传统载体,更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活动载体。同时,在党员的培养与发展上,可以逐步探索和开展“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把教育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的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为优秀骨干入党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当前,片面追求“业绩”已遭社会诟病,我们要严防把片面追求“业绩”的恶习扩散到“双覆盖”工作中来。各级基层党组织一是必须坚持务实推进,不扎花架子。特别是在党的组织覆盖上,要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不搞“凑数”覆盖,不搞“空头”覆盖。二是必须坚持名实相符,不耍“空手道”。特别是在党的工作覆盖上,要设立科学的考评办法,要有量化的考核标准。三是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不搞“一锅煮”。根据各基层单位的具体情况规则,科学有序推进“双覆盖”。
3.要求实效
加强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双覆盖”,就是要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推进科学发展与和谐进步的目的,因此,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效果如何,最终要用进步发展的“实效”来证明,而不是由别的作法来证明。笔者认为,推进“双覆盖”最低的期待值应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看党的大政方针,党的政治主张是否落实到基层。就当前而言,已经“双覆盖”的单位或部门,主要看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否收到明显的成效。如果效果明显,特别是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主要构件上有凝结状态的成果,那么,这个单位的双覆盖就是有成效的,是成功的。反之,一个单位形式上已经“双覆盖”了,党的组织及其各项规章制度齐全,但就是不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仍然是“上头下大雨,下面地不湿”,那么,这个单位的“双覆盖”就不是成功的。二是要看党的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在“双覆盖”后,如何考量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呢?笔者认为,一是要看党员和党的组织是否在实际工作中模范地遵守党和政策和国家法律,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广大群众。二是要看党员在单位领导干部有明显违法违规行为时,是否敢于劝阻、举报,甚至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三是要看党员平时对单位的工作是否经常性的关注,对单位的风清气正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对有可能导致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是否事先进行劝导。如果有证据表明经过劝导或正面宣传,有理有利有节地解决了问题,那就是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为就社会成本而言,事前的劝导、宣传、阻止或斗争,只要收到成效,与事后惩治相比,社会成本就要低得
[1] [2]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5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3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