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瞿秋白的革命心境比较
[Abstract]: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ix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arty has continuously criticized and struggled against the "three-line". As one of the parties, Qu Qiubai was inevitably involved in the whirlpool. By 1931,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ix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d reached its climax. But since 1931, Qu Qiubai's revolutionary mood has changed markedly. This state of mind is naturally related to his poor health, but it is also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the party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DJ012)
【分类号】:D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文化的现代启蒙[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霍新宾;;在“爱国”与“私利”之间——国民革命时期一例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工商关系[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3 郭若平;;意义的赋予:时势转移与“五四”话语的演变[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4 刘付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土地所有权思想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5 齐卫平;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与中国先进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李颖;陈独秀大革命时期错误定性表述问题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衍增;;还一个真实的陈独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赵军祥;;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储天虎;;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对帝国主义的批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10 李衍增;;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功过再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聚芳;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王珂;当代中国专区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潘祥超;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两大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岚;论瞿秋白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勇;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敏;中国共产党党建主线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聂苗;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亮;集体化时代江西农垦运动(1958~1964)[D];南昌大学;2010年
8 余劲,
本文编号:2411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41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