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Abstract]:The Long March gave birth to the great Long March spirit, showing the lofty ideal and belief.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embodies the fine tradition and style of the Party and the Red Army,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s a comprehensive display of the world outlook,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valu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is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to carry forward the ideal and belief, is to maintain the advanced natu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o improve the Party's ability to be in power; it is the need to withstand all kinds of challenges and tests,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the need to build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irmly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分类号】:D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绍鹏;张建国;夏益华;刘友能;车夫;赵忠路;张廷瑞;周永富;张进伦;蒋德华;黄彩虹;柳军;许建军;王传顺;杨运芳;连俊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J];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肖萍;;毛泽东财经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与新中国财经干部队伍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李晓新;;宪法经济制度的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夏玲,徐静;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创新——试论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方应鸿;;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石国亮;;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孙显元;;二元 多元 和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9 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10 叶昌友;毛泽东、刘少奇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若干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桂宏;;关于山西互助合作问题争论的评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马又清;;以毛泽东统战理论为指导,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中的统战工作[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陆德生;;论铁军精神的形成[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8 段发虎;;浅谈学术交流对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姜红;;毛泽东重视历史文献的研究与利用[A];高校信息文献开发与利用——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第6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谭乃彰;;论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思想[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吕书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玉刚;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6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屠春友;邓小平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志刚;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邢雁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邱东晨;论新党的崛起和衰落[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董昭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的基本立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姜文华;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阮小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创新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洪杰;;长征:我灵魂中的神圣殿堂[J];解放军生活;2006年08期
2 邬家能,孙志清;坚持信念 逆境奋斗——解读长征精神[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李芳英;;重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时代意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4 王锐;;弘扬长征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5 姜廷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与灵魂[J];北京党史;2006年05期
6 张红梅;;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J];中华魂;2006年11期
7 莫岳云;重论长征精神[J];岭南学刊;1996年05期
8 方昱钢;;继往开来的长征精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10期
9 ;北京教育学院“红色之旅” 弘扬长征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肖秋芳;;弘扬长征精神 做好贫困生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岩;;理想信念、力量贡献、榜样财富——记王烽午、陈筠夫妇[A];铁流12——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C];2007年
2 邬才生;孙艺兵;王英;;理想信念与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于民雄;;理想信念——长征精神的灵魂[A];永恒的动力——贵州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延虎;李宝怀;;坚定理想信念与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底蕴[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刘云光;;理想信念价值性原则及教育的有效性[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6 张照庆;;试论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7 王勤明;王小涛;;论理想信念与“三个代表”[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杨俊一;;价值择优的“博弈”与理想信念的整合[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丁元;;“三个代表” 的思想和干部理想信念问题[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穆敏;;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辩证关系[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兴;弘扬长征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N];贵州日报;2006年
2 武警南宁市支队干部 胡万举;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N];广西日报;2006年
3 朱宝华;弘扬长征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N];杭州日报;2006年
4 王青苏;怎样继承长征精神[N];哈尔滨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海秀 通讯员 张莉;当代青年怎样看长征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6 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 全桂寿;继承革命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N];广西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郭振一 张卫华;发扬长征精神 推动廊坊发展[N];廊坊日报;2006年
8 ;铸就永恒精神丰碑 续写和谐时代新篇[N];天津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董震;弘扬长征精神 建设新铁岭大铁岭[N];铁岭日报;2006年
10 杨卫泽;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再创无锡发展新辉煌[N];无锡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坤;李涵秋小说论稿[D];扬州大学;2008年
2 高凤林;长征历史地位和作用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中尧;哈得4油田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4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赓;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弘扬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巨澜;失范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磊;邓小平社会主义形象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广奎;人民诗人卡尔·桑伯格[D];中山大学;2005年
9 许明哲;朴趾源《热河日记》的文化阐释[D];延边大学;2009年
10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振宇;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长征精神新探[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刘玲;外来青年女工的理想信念现状及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石晓静;邓小平理想信念思想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杜菊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艳丽;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6 张灵芝;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侯丽娜;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8 谢玲;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及其时代意义[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朝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亚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99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49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