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制度反腐模式的阶段性困境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9-06-15 12:06
【摘要】:当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正在深入开展。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就必须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如何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是亟须研究的问题。在本组专题研究中,崔会敏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深化民主政治建设与提高治理腐败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曹雪松对我国目前反腐败体制机制在机构职权、主体参与、制度供给、力量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阶段性困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路径;姚志奋和王保民针对由于立法过程的行政主导性造成的立法参与的制度和途径的非均衡性问题,从制度建设层面构建了纠正的框架;陈东辉则对我国当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完善路径问题进行了研究。期望本组研究可以为制度反腐建设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corruption and promoting clean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depth.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corruption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w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corruption system.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nish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rruption system, and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corruption and promoting clean government. How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planning,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key breakthroughs, gradually build a scientific content, strict procedures, complete matching, effective and effective anti-corruption and honest system,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tudied. In the special research of this group, Cui Huimin studies the problem of deep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ruption control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demonstration, Cao Xuesong analyzes the stage dilemma of the current anti-corruption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in China in the aspects of institutional authority, subject participation, institutional supply, power integration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path of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Yao Zhifen and Wang Baomin constructed a corrective framework from the level of system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e imbalance of the system and ways of legislative participation caus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dominance of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while Chen Donghui studied the shortcomings and the path of the current system of anti-corrup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China. It is hoped that this group of research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system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科研部;
【分类号】:D2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柏维春;;中国治理腐败的体制困境及其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郑永年;;中国怎样反腐败才会有效?[J];军工文化;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维笳;蔡青;;从“边缘人”形象看后殖民影视中的张元电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2 李峻峰;李军;;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资源整合限制性因素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3 陶范;;学术期刊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表现形式[J];编辑学报;2009年04期

4 赵婧;“模仿趋同”是对还是错——对“模仿趋同”现象的多元解析[J];编辑之友;2005年05期

5 赵婧;学会“跟风”——兼析图书出版竞争中模仿行为的合理元素[J];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07期

6 柏维春;;关于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杜学元,沈堰奇;我国小城镇女童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陈震东;传统建筑与城市环境的人性和哲理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5期

9 周和平;群众运动→法律制度→科学机制——三代领导核心反腐思路的深化与启示[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10 门瑞雪;朱明仕;;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制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永杰;;新加坡的制度反腐策略及启示——基于新加坡《反腐败法》的文本分析[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丹;个人·家·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7 吴鹏;基于本体论的社会关系网络信息可视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纪伟昕;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文;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事新闻传播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旭;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廉政理论的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连丽梅;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敖妮娜;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幼儿同伴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齐燕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方文新;透明国际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宋双超;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案件查办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丁楠;双语教学一类模式的民族小学《汉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陈晓菁;家庭关系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影;农村儿童家庭教育中祖辈与父辈冲突的个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乔文红;纳西族支系玛丽玛萨人及其文化变迁[D];云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柏维春;;制度与腐败、反腐败的相关性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金爱慧;赵连章;;论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对腐败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胡鞍钢,过勇;转型期防治腐败的综合战略与制度设计[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4 成思危;;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J];经济界;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远新;制度反腐:20世纪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黄明;靠制度反腐——实行廉洁从警退休金制度的实践与启示[J];群众;2004年10期

3 易三艳;;试论制度反腐与文化传统的辩证关系[J];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黄燕;赵蕊;;关于提高制度反腐有效性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5 文茂林;;拆解制度反腐中的反制力[J];领导科学;2007年03期

6 徐芙蓉;;法治视阈下制度反腐的建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7 徐映奇;;人与制度悖论:基于反腐的分析视角[J];探求;2009年01期

8 杨忠科;;试论“制度反腐”[J];鄂州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胥健;;深化廉政建设 加强制度反腐[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9年11期

10 曾亚波;;强化制度反腐 共克危机时艰——2009年中国反腐热点综述[J];先锋队;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武艳红;;浅论以制度反腐败[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吴海红;;制度反腐与政党兴衰[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昌俊;靠制度反腐发现“房叔”才算胜利[N];长春日报;2012年

2 湖北省行政学院政法系教授 黄金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反腐的道路[N];检察日报;2012年

3 方晓悟;制度反腐: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N];安庆日报;2006年

4 省纪委监察厅二室副主任 祁佑华;制度反腐中的反制力作用[N];湖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专稿 东方尔;以“制度反腐”扼住“廉难贪易”的咽喉[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6 朱昌俊;纪委学“鉴宝”引发制度反腐期许[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中国要走一条制度反腐败新路[N];南方日报;2012年

8 本报特派评论员 钱飞鸣;制度反腐败 缺部国家法[N];深圳商报;2013年

9 徐达内.com;赢回治本时间,制度反腐方案初显[N];东方早报;2014年

10 孔佐俊;强化监督 不断推进制度反腐工作[N];张掖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远杰;制度反腐败的哲学思考[D];西北大学;2008年

2 段溥;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问题及其解决进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孙忠良;从权力反腐败走向制度反腐败[D];华侨大学;2005年

4 尹坤;目前我国群体性腐败的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徐志宇;腐败的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杨云成;党的反腐制度有效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伍景生;当前腐败高发现象的原因与防治对策浅探[D];中南大学;2008年

8 卓龙华;公办高校廉政建设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9 蒋思良;关于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杨文静;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00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500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c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