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党内“圈子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22:37
【摘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发展,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把防止和反对“圈子文化”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围绕“圈子文化”,学术界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圈子文化”的界定、党内诱发“圈子文化”的原因以及“圈子文化”对共产党的影响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阐述。只有通过对“圈子文化”全面的梳理,才能有效地防范“圈子文化”对共产党建设的危害。文章以“圈子文化”概念的界定为基点,归纳分析“圈子文化”的特征,剖析“圈子文化”对党的建设的危害,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视域下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党内“圈子文化”:首先剖析党内“圈子文化”滋生的根源。此部分主要从制度、党员干部的心理、封建传统文化和党内历史因素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制度建设和执行力的不足会大大增加“圈子文化”在党内滋生的机率;党员干部寻求权力庇护的心理、法不责众的意识和利己主义的心理是促使“圈子文化”盛行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圈子文化”在党内的滋生与封建传统文化的遗留包袱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党内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派主义等消极因素的遗留,是“圈子文化”滋生的土壤。其次阐述党内“圈子文化”的危害及表现。主要表现在恶化党内政治生态,阻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破坏党内政治生活,助长干部选拔的逆淘汰风气。同时也会削弱党组织的力量,扭曲党员的思想及相互关系。再次主要论述党内“圈子文化”的特征。根据党内现实存在的各种现象,指出“圈子文化”具有群体性、隐蔽性、排他性、依附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最后主要就如何防治“圈子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首要任务是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抵制“圈子文化”的根本;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使其在思想上具备抵御“圈子文化”的定力;构建远离“圈子文化”的组织保障,防范“圈子文化”扰乱组织秩序;把纪律放在前面,构建监督体系;打造抵御“圈子文化”的作风屏障,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生态;要完善落实制度建设,扎紧严防“圈子文化”的制度笼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2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旭光;;基于文化心理培育的高职生文化素养分层建构与实践[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2 毕国帅;;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实践遵循[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18期

3 张溪潺;;论中原传统文化的产业价值[J];文教资料;2017年16期

4 宋士广;;传统文化:专业成长的沃土[J];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07期

5 李宗国;;关于体育文化在人的文化转型中的作用探讨[J];今日财富;2018年12期

6 冯馨培;;文化心理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6年23期

7 魏晓飞;;谈文化背景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年02期

8 上官素荣;;民风民俗[J];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17年03期

9 刘志峰;刘欢;孙梅子;;刍议知青歌曲的创作内容与知青文化心理的关系[J];北方文学;2017年06期

10 田维;刘云;;汉日新词的文化心理对比[J];考试周刊;2017年7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桂美;林婷;;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和文化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史秀菊;;浅谈文化心理与交际得体性的关系[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王婷;丁健;王祥傲;刘一;苏云;;网络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A];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二卷)[C];2016年

4 方朝晖;;中国文化的三个预设与新文化运动的宿命[A];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5年

5 林一心;;汉语礼貌用语的文化心理透视[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6 胡鞍钢;;再谈“超级中国”[A];国情报告第十八卷2015年[C];2017年

7 刘晶yN;;新兴词族“微X”探究[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中[C];2015年

8 马小朝;;历史告别与道德惩治——论中西喜剧意识的本质特征[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9 黄石明;;试论“中”的意义流变[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芳;;论“一带一路”的文化价值意蕴[A];统一战线与“一带一路”:2019统一战线前沿问题研究文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剑波 复旦大学副教授;“年华未阑”:文化的反思与会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

2 李明宇;全面禁放让位于文化传统,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年

3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王欣;乡村旅游中的乡愁文化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年

4 济南市文化局党委书记 局长 邹卫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四保”工作[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李向东;在探索和创新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6 一寒;清明节能否多点文化味道[N];贵阳日报;2018年

7 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 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N];北京日报;2017年

8 何世进;乡村人物文化心理的立体透视[N];四川日报;2019年

9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郭培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N];内蒙古日报(汉);2017年

10 张晓林 全国政协委员 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文化康养:老年人的智慧选择[N];宁波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翔;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与文化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倪晋波;秦国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阎茹;中国公民器官捐献意愿的文化心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李燕;文化心理学观照下的鲁迅小说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佟金丹;徐,

本文编号:2595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595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