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00:56
【摘要】:陕甘宁边区作为全国较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其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开展敌后抗日运动和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示范区,其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保卫和稳定抗日革命根据地、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顺应和满足国内民主化潮流,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应运而生。陕甘宁边区所推行的“三三制”政权是各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反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政权,这种政权既不同于工农专政,也不同于地主阶级专政,它不仅代表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而且也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总的来说,只要是各革命阶级的利益其都会进行有效调节并保护。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三部分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党对“三三制”政权的领导则是通过党的正确决策和党员的工作作风实现的,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虚心采纳各党派的意见等方面。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建设经历了初期试点阶段以及全面建设阶段后发展成熟,在政权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效果好、速度快、范围广三个特点。但是,“三三制”政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三三制”政权不认同、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三三制”政权所采取的政体问题。在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加大了对“三三制”政权的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接受“三三制”政权,同时建立和健全各项民主制度,最终使“三三制”政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它作为抗战时期的历史产物,诠释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效巩固了陕甘宁边区,并推动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最终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在回顾和总结“三三制”政权的宝贵经验时,其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基层民主选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波;殷焕举;;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J];党政论坛;2012年08期

2 袁蓉;邓小平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思想研究[J];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3 田树人;;人才工作要为政权建设服务[J];干部人事月刊;2000年12期

4 ;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政权建设的重要使命[J];社科信息文荟;1997年07期

5 王传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02期

6 刘振旗;;党的建设非抓不可 政权建设不能放松[J];乡镇论坛;1989年12期

7 顾鑫伟;薛军;;莲花和剑——新加坡贪污调查局体制浅析[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年10期

8 马欣;;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地方政权建设的探索[J];青春岁月;2013年23期

9 李晓波;;中国共产党各时期政权建设述评[J];财经政法资讯;2011年06期

10 张军;;鄂豫边区政权建设的经验[J];政策;201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传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A];安徽省博物馆四十年论文选集[C];1996年

2 胡盛仪;;试论董必武关于加强政权建设的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3 廖克林;;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何光耀;张肇俊;;鄂豫边区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A];新四军与上海[C];2013年

5 胡盛仪;;“为人民谋福利”是人民政府的核心价值——学习董必武人民政权建设思想的一点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6 高仁立;;孙中山先生政权建设思想的先进性[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7 邬正洪;;试论刘少奇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思想[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7年

8 王光华;;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政府职能的定位[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徐方平;;论董必武的民族政权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下册)[C];2011年

10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华中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各项政策的指示[A];中共中央中原局(1938.11~1941.5)(上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玉t

本文编号:27443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7443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8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