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及其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5 13:10
   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李达主编的《共产党》月刊,开启了中国无产阶级党刊先河。作为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党刊,《共产党》月刊是我们党在创建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党的知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刊物,对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进党的筹建工作,推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共产党》月刊不仅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党刊如何坚持党性,如何更好的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本文立足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宽广视野,整体把握文本与主体的关系,以《共产党》月刊为研究中心,系统论述了《共产党》月刊是如何传播马克思主义,又是如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探索,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根据这一思路,本文具体分为六章进行阐述:第一章是绪论。本章叙述了“《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及其中国化”这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并对该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把握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树立了文本与主体相结合的研究《共产党》月刊的总视角,进而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概述了《共产党》月刊的创刊、基本情况以及作者群分析。本章通过对《共产党》月刊创刊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以及区域背景的梳理,阐述了当时的时代大背景对《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宗旨以及传播活动,尤其是对传播主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共产党》月刊的作者群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归纳了《共产党》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作为上海小组的党内刊物,为筹备建立统一的党作舆论宣传始终是《共产党》月刊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无产阶级党建理论与实践的传播、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的介绍是《共产党》月刊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题中之义。第四章概述了《共产党》月刊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中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本章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厘清了中国基尔特社会主义和中国无政府主义的来源、发展,从根源上考察中国基尔特社会主义、中国无政府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焦点所在,而早期共产主义者又是如何抓住论战焦点一一给与沉重的回击的。在《共产党》同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立场和方法回击反马克思主义攻击的同时,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五章揭示了《共产党》月刊的传播特点。《共产党》月刊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的传播,正反途径的传播策略都是主体性作用下《共产党》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特点的体现。因此,本章将文本分析和主体两者相结合,进行交叉分析,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语境、主要内容和方式,揭示了《共产党》月刊的双重语境交叉作用下传播马克思主义、选择性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立”与“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传播特点。第六章考察了《共产党》月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作用及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辅相成,《共产党》月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也是其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建党时期,《共产党》月刊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传播内容和传播主体,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共产党》月刊的主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尝试探索中国革命纲领问题,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化”历史语境的深入。此外,《共产党》月刊还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全新阶段。最后,评价了《共产党》月刊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学位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231
【部分图文】:

共产党,月刊,首页


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正如晨报副刊译著《旅俄六周见闻录》一文所言不能亲自到俄国去观察,那只好译他人关于俄国著作来看。”②由前文共产党》月刊传播马列主义的一大途径就是翻译行为,所译介的文章总数的 54%(见表 1)。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共产党》月刊获得布的渠道不是直接来源于俄国,反而绝大多数是从美国的报纸杂志上获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共产党》月刊的形式是受英国共产党的影响,共产党》月刊的装帧(见图 1)原型来源于英国共产党的党刊 The Commu)。对比可知,两者封面上方都配以大号英文“THE COMMUNIST”,下标注出版日期、刊号。我们再将《共产党》的装帧与同样作为上海共的机关理论期刊的《新青年》(见图 3)的装帧进行比较会发现,在论界中,中国期刊很少会将卷首论文刊登在封面上,多数都是另起一说是直接用英文作刊名。因此,《共产党》与英国共产党的党刊 The Communist 的文章③则进一步证实该观点。可以这样说,李达等《共产,通过某种途径得到了英国共产党的党刊,将其形式用于自己的刊物打出“共产党”的旗号。④

共产党,月刊,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成立


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正如晨报副刊译著《旅俄六周见闻录》一文所言不能亲自到俄国去观察,那只好译他人关于俄国著作来看。”②由前文共产党》月刊传播马列主义的一大途径就是翻译行为,所译介的文章总数的 54%(见表 1)。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共产党》月刊获得布的渠道不是直接来源于俄国,反而绝大多数是从美国的报纸杂志上获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共产党》月刊的形式是受英国共产党的影响,共产党》月刊的装帧(见图 1)原型来源于英国共产党的党刊 The Commu)。对比可知,两者封面上方都配以大号英文“THE COMMUNIST”,下标注出版日期、刊号。我们再将《共产党》的装帧与同样作为上海共的机关理论期刊的《新青年》(见图 3)的装帧进行比较会发现,在论界中,中国期刊很少会将卷首论文刊登在封面上,多数都是另起一说是直接用英文作刊名。因此,《共产党》与英国共产党的党刊 The Communist 的文章③则进一步证实该观点。可以这样说,李达等《共产,通过某种途径得到了英国共产党的党刊,将其形式用于自己的刊物打出“共产党”的旗号。④

《新青年》,封面,共产党,月刊


图 3《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封版产党》月刊通过译载大量的本经验,而经考察,这些文成果笔者统计出,《共产党 篇译自美国的各大进步期刊 2.《共产党》月刊中布尔什维本篇名 著作一览表》 第九次大会》 斯的新问题》 共产党党纲》 共产党宣言》 盟对美国 I.W.W(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艺;;浅析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吴碧珠;;两大阵营的重要“战役”——析“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3 丁守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1期

4 舒畅;;《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潘李军;;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早期传播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4期

6 冯军东;;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原因及条件[J];沧桑;2012年02期

7 肖铁肩;张相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8 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十年研究述评[J];河北学刊;2005年06期

9 郑洁;肖鹏;;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维路径[J];桂海论丛;2018年04期

10 唐剑;吴传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及其实效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庆;;新文化运动中的三次文化论争——兼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A];“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C];2012年

2 梅荣政;;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2辑·2012)[C];2014年

3 张雷声;龙晓菲;邓春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报告(2006—2011)[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2辑·2012)[C];2014年

4 王英;姜德辉;;李大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A];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5 薛庆超;;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6年

6 刘建武;;中国共产党选择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赛希;;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焱;高艳玲;张永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经验[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嗣玉;;中国青年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继承者和传承者[A];荆楚学术2018年5月(总第十九期)[C];2018年

10 魏英敏;;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A];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第1辑)[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文肯;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肖华平;新文化运动必然走向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3 王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角[N];人民日报;2012年

4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 河南省委原书记 徐光春;筑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根基[N];光明日报;2012年

5 天津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博颖;让马克思主义融入大众生活[N];金昌日报;2007年

6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 陈金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7 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 一级教授 韩庆祥;做新时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

8 田鹏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N];学习时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张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新特色[N];人民政协报;2019年

10 空军后勤部 舒浩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潘信林;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N];解放军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静娴;乌托邦与现代性交织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李春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小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6 吴朝文;大数据视阈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7 朱晓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8 李进;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9 单丹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10 仲海涛;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与应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晓燕;《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及其中国化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8年

2 姚雪;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919-1921)[D];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

3 孙晓黎;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D];广西大学;2013年

4 陈光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早期冲突与融合[D];西华大学;2016年

5 黄春明;论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魏加宽;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术语的翻译及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郭志浩;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D];湖南大学;2012年

8 孙宏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莹;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郝新宇;基于历史合力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13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813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8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