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21:35
   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确定一定时期主要任务的理论基础和主要依据,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八大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经曲折,最终回到正确轨道,其中既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也有令人深思的教训。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从中汲取营养,对于把握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认清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含绪论及正文的五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第一章论述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八大通过的决议明确论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由于我们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认识经过历史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于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论述八大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动摇了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加之党对国际国内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宣布:“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表明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党的认识发生重大变化,将其改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自此,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不断发展,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的苦果。第三章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九大前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对“左”倾错误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进程,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自此,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左”倾错误,为之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党继续坚持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第四章论述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五章论述八大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总结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历程,我们从中得到四点经验教训:必须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必须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必须正确处理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启示我们:要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唯有如此,党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23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研究方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一节 过渡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回顾
    第二节 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形成
        一八 大召开的背景
        二八 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第三节 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评析
第二章 八大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一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党对八大形成的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偏离
        一 形势变化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二 党正式改变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三 “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主要矛盾观点不断发展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四节 两年徘徊时期党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五节 党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偏离的原因分析
        一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足
        二 对国际国内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
        三 阶级斗争扩大化
        四 扩大了“过渡时期”界限
第三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九大前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六中全会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一 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二 恢复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
    第二节 十二大至十三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一十二 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二十三 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三节 十四大至十八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一十四 大至十六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二十七 大至十八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四节 这一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评析
第四章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依据
        一 主要矛盾转变的理论依据
        二 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依据
        三 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依据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一 “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内涵
        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深刻内涵
        三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两个没有变”
    第三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意义
        一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是判断新时代的重要依据
        二 为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三 彰显新时代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
第五章 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 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教训
        一 必须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
        二 必须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三 必须正确处理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
        四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二节 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启示
        一 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二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志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共享发展的新要求[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01期

2 胡鹏宇;;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下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15期

3 颜晓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J];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07期

4 牛先锋;刘冠婵;;辩证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J];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5 郭华鸿;刘社欣;;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02期

6 蔡萌生;;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依据[J];学理论;2019年07期

7 张敬瑞;;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J];蚌埠党校;2018年01期

8 李君如;;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J];新重庆;2017年12期

9 陈龙旭;;永嘉县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J];记者观察;2018年21期

10 陈耀林;王丽;;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谦;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动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鹤;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和现实依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家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D];喀什大学;2019年

3 简文亚;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逻辑[D];喀什大学;2019年

4 方媛媛;建国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发展及其基本原则[D];南京大学;2019年

5 侯喜君;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启示[D];郑州大学;2019年

6 董志;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历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7 张雅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8 许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哲学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9年

9 迟兵兵;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10 王馨;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考辨[D];苏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90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890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