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社会阶层地位与清廉感知:差异及解释——基于2016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0 23:11
  公众清廉感知是近年来廉政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议题,然而,现有研究忽略了社会公众内部的阶层差异性。对2016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公众的社会阶层地位与其对政府的清廉感知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总体上呈现出倒U形特征,中间社会阶层的公众对各级政府的清廉感知水平显著更高。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在腐败容忍度、反腐败满意度、腐败经历和感知信息来源渠道等方面的差异是其清廉感知差异的重要内在影响机制。近年来我国反腐败努力得到了绝大部分中间社会阶层群体的认可,但下层社会公众对各级政府的清廉感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也说明,必须进一步优化反腐败策略,更加注重解决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社会阶层地位与清廉感知:差异及解释——基于2016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不同社会阶层对四级政府反腐败满意度评价的差异

社会阶层,感知信息,渠道,来源


图1 不同社会阶层对四级政府反腐败满意度评价的差异综上,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3所示,我们聚焦公众的社会阶层地位与其清廉感知之间的关系检验,并从不同社会阶层的腐败容忍度、反腐败满意度、腐败经历和感知信息来源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对其中的内在中介机制进行分析。

分析框架,社会阶层,反腐败


综上,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3所示,我们聚焦公众的社会阶层地位与其清廉感知之间的关系检验,并从不同社会阶层的腐败容忍度、反腐败满意度、腐败经历和感知信息来源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对其中的内在中介机制进行分析。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廉洁拐点的地方经验与政策意涵——基于G省廉情评估调查数据的分析[J]. 倪星,张军.  政治学研究. 2018(05)
[2]腐败经历与腐败感知:基于调查实验与直接提问的双重检验[J]. 李辉,孟天广.  社会. 2017(06)
[3]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测量与比较研究——基于六省市调查数据[J]. 张海东,邓美玲.  江海学刊. 2017(04)
[4]主客观阶层位置与社会政治态度研究——兼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稳定器”功能[J]. 李升.  社会发展研究. 2017(02)
[5]类别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  心理科学. 2017(02)
[6]公众腐败感知与腐败的民间传说——基于C市城区公众腐败感知调查的一项研究[J]. 袁柏顺.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3)
[7]政府清廉感知:差序格局及其解释——基于2015年度全国廉情调查的数据分析[J]. 倪星,李珠.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3)
[8]“打老虎”如何影响公众腐败感知差异?——基于广东省的准实验研究[J]. 孙宗锋,杨丽天晴.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3)
[9]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J]. 范晓光,陈云松.  社会学研究. 2015(04)
[10]民主、主观经济评价与腐败感知——基于亚洲、非洲与拉美舆情表合并数据的多层分析[J]. 李辉,呼和那日松,唐敏.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03)



本文编号:2928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928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