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妇女干部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04:27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斗争性质由国内革命战争转为全民一致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建立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成为中共的抗战主张。妇女作为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组成,从抗战的前线到后方,从军事武装到后勤供给中都充斥着妇女的身影,她们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妇女界的抗日统一战线,不可谓不重要,因此中共需要培养大批的妇女干部,以妇女干部为纽带,将更多的妇女团结到一致抗日的战线上。本文主要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共对妇女干部的培养情况进行梳理,从培养缘由、途径、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首先,通过详细概括抗战前如何对妇女干部进行培养,回顾抗战前中共对妇女干部的培养教育,为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干部培养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第二,通过对抗战形势及妇女干部具体的分配情况的整理和分析,对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为何要大量培养妇女干部进行探索。第三,通过对妇女干部的培养途径、培养内容、培养特点等解析,理解农民教育的丰富内涵。最后,对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妇女干部的培养从积极意义、局限性、启示三个方面作出综合评价:其积极意义在于为中共培养了大批妇女人才,调动了妇女支前、参战和参加生产的积...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全面抗战之前中共对妇女干部的培养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积极培养妇女干部人才
(二)大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干部的培养
(三)土地革命风暴中的妇女干部培养
二、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注重妇女干部培养的原因
(一)适应抗战,建立妇女界统一战线的需要
(二)妇女从事生产和儿童保育工作的需要
(三)妇女干部匮乏,加强妇女工作的需要
三、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培养妇女干部的途径、内容及特点
(一)培养途径
1.开办短训班
2.院校培养
(1)中国女子大学
(2)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3)陕北公学
(4)外籍抗属学校
(5)鲁迅女师
(6)妇女职业学校
(7)其他培养院校
3.其他途径
(二)培养内容
1.学习文化知识
2.提高政治觉悟
3.增强工作能力
(三)培养特点
1.服务于抗战动员和政治斗争
2.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四、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妇女干部培养评价
(一)妇女干部培养成效
1.为中共培养了大批妇女人才
2.调动了妇女支前、参战和参加生产的积极性
3.提高了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
(二)妇女干部培养不足之处
(三)妇女干部培养启示
1.坚持党对妇女工作、妇女干部教育工作的领导
2.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育妇女干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中国女子大学述论[J]. 贺学萍. 新西部(理论版). 2015(21)
[2]延安时期妇女工作的特色及其现实启示[J]. 李卓琼. 理论导刊. 2012(12)
[3]抗战时期延安女性干部的培养——以中国女子大学为例[J]. 方红姣,周锦涛. 前沿. 2008(05)
硕士论文
[1]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妇女身体与形象的塑造[D]. 范子谦.山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58022
【文章来源】:延安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全面抗战之前中共对妇女干部的培养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积极培养妇女干部人才
(二)大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干部的培养
(三)土地革命风暴中的妇女干部培养
二、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注重妇女干部培养的原因
(一)适应抗战,建立妇女界统一战线的需要
(二)妇女从事生产和儿童保育工作的需要
(三)妇女干部匮乏,加强妇女工作的需要
三、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培养妇女干部的途径、内容及特点
(一)培养途径
1.开办短训班
2.院校培养
(1)中国女子大学
(2)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3)陕北公学
(4)外籍抗属学校
(5)鲁迅女师
(6)妇女职业学校
(7)其他培养院校
3.其他途径
(二)培养内容
1.学习文化知识
2.提高政治觉悟
3.增强工作能力
(三)培养特点
1.服务于抗战动员和政治斗争
2.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四、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妇女干部培养评价
(一)妇女干部培养成效
1.为中共培养了大批妇女人才
2.调动了妇女支前、参战和参加生产的积极性
3.提高了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
(二)妇女干部培养不足之处
(三)妇女干部培养启示
1.坚持党对妇女工作、妇女干部教育工作的领导
2.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育妇女干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中国女子大学述论[J]. 贺学萍. 新西部(理论版). 2015(21)
[2]延安时期妇女工作的特色及其现实启示[J]. 李卓琼. 理论导刊. 2012(12)
[3]抗战时期延安女性干部的培养——以中国女子大学为例[J]. 方红姣,周锦涛. 前沿. 2008(05)
硕士论文
[1]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妇女身体与形象的塑造[D]. 范子谦.山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5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95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