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18:25
  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也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党员群体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纪律意识不强等现象,全面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十分的重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对解决人类问题有着重大价值。探究传统治国文化中天下为公、仁政爱民、为政以德、一断于法思想对党员政治修养的助力;传统修身文化中仁者爱人、舍生取义、学礼以立、思诚守信思想对党员道德修养的助力;传统乐学文化中士志于道、博学审问、为学日进思想对党员知识修养的助力;传统勤政文化中才德称位、上下相孚、克己奉公思想对党员业务修养的助力;传统德风文化中三省吾身、知行合一、尚俭节用思想对党员作风修养的助力;传统正己文化中克己复礼、尊上爱国、激浊扬清思想对党员纪律修养的助力,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2章 优秀传统文化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相关问题
    2.1 相关概念
        2.1.1 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
        2.1.2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2.2 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党性修养的理论依据
        2.2.1 毛泽东对于传统文化和党性修养的相关论述
        2.2.2 刘少奇对于传统文化和党性修养的相关论述
        2.2.3 习近平对于传统文化和党性修养的相关论述
第3章 优秀传统文化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提供的宝贵资源
    3.1 传统“治国”文化助力党员的政治修养
        3.1.1 天下为公对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助力
        3.1.2 仁政爱民对激发党员人民情怀的助力
        3.1.3 为政以德对明确党员为政理念的助力
        3.1.4 一断于法对提升党员法制观念的助力
    3.2 传统“修身”文化助力党员的道德修养
        3.2.1 仁者爱人对弘扬党员人间大爱的助力
        3.2.2 舍生取义对增强党员道义担当的助力
        3.2.3 学礼以立对强化党员规矩意识的助力
        3.2.4 思诚守信对规范党员行为准则的助力
    3.3 传统“乐学”文化助力党员的知识修养
        3.3.1 士志于道对明确党员求知目标的助力
        3.3.2 博学审问对探索党员学习方法的助力
        3.3.3 为学日进对加强党员知识积累的助力
    3.4 传统“勤政”文化助力党员的业务修养
        3.4.1 才德称位对提升党员工作能力的助力
        3.4.2 上下相孚对优化党员协调能力的助力
        3.4.3 克己奉公对恪守党员职业操守的助力
    3.5 传统“德风”文化助力党员的作风修养
        3.5.1 三省吾身对加强党员思想作风的助力
        3.5.2 知行合一对夯实党员工作作风的助力
        3.5.3 尚俭节用对规范党员生活作风的助力
    3.6 传统“正己”文化助力党员的纪律修养
        3.6.1 克己复礼对强化党员廉洁自律的助力
        3.6.2 尊上爱国对增强党员组织观念的助力
        3.6.3 激浊扬清对培养党员浩然正气的助力
第4章 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借鉴价值
    4.1 历史价值
        4.1.1 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注入了本土化基因
        4.1.2 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设定了历史化边界
    4.2 现实价值
        4.2.1 有助于共产党员对共产党本质属性的内化
        4.2.2 有助于共产党员自觉用党性原则规范行为
        4.2.3 有助于共产党员实现自强和自律协调统一
    4.3 长远价值
        4.3.1 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
        4.3.2 有助于丰富党性修养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056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056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