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巡视制度有效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巡视制度有效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巡视制度作为强化党内监督、严明党的纪律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创新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在看到巡视工作收效甚好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巡视制度本身、制度的执行者和参与者、以及制度环境的某些因素影响了巡视制度有效性的充分发挥。对巡视制度有效性展开理论研究,研判巡视制度有效与否,发现制约并影响有效性发挥的问题,对症下药的提出改进路径,对于完善巡视制度,实现巡视监督精确制导、惩前毖后、既治标也治本的价值目标,避免出现“制度效应递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下,制度有效性理论,将制度有效性界定为“在特定环境下制度因获得制度相关人的认知和遵守而实现了其预期效果的状态”,在分析巡视制度的变迁、结构、功能和成效的基础上,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分析巡视制度的有效性。按照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有关制度有效性的理论,从制度、制度相对人和制度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契合度,以及制度效率和制度效果的优劣来分析巡视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与实效性,得出巡视制度总体上是有效的党内监督制度的结论。然后探讨巡视制度有效性不足的表现,以及影响巡视制度有效性发挥的原因。最后,按照影响制度有效性的三个维度,针对巡视制度本身及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严格遵守新《巡视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从完善和改进巡视制度,建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巡视干部队伍,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三个方面给出了提升巡视制度有效性的路径选择方案。
【关键词】:巡视制度 制度有效性 有效性不足 改革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 研究背景9
- 2. 选题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2-14
- 一、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14-17
- (一)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对制度有效性的界定14-15
- (二) 影响制度有效性的因素15-16
- (三) 研究制度有效性的意义16-17
- 二、巡视制度有效性分析17-33
- (一) 巡视制度本身、制度相关人以及制度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契合关系17-25
- 1. 巡视制度的合理性、严密性和科学性分析17-23
- 2. 巡视制度与制度环境之间的融合性和协调性分析23-24
- 3. 巡视监督制度的相关人对于巡视制度的认可和遵守24-25
- (二) 巡视制度的实施效率和实施效果25-33
- 1. 巡视制度的功能设置25-27
- 2. 巡视制度的实施效率27
- 3. 巡视制度的实施效果27-33
- 三、巡视制度有效性不足的表现和原因33-39
- (一) 巡视制度层面33-36
- 1. 独立性不足33-34
- 2. 制度定位不清34-35
- 3. 巡视组人员不固定35-36
- (二) 制度相关人层面36-37
- 1. 巡视组结构不合理36
- 2. 制度参与者的配合程度有限36-37
- 3. 缺乏问责激励机制37
- (三) 制度环境层面37-39
- 1. “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37
- 2. 巡视结果运用率不高37-38
- 3. 党内监督的氛围不浓38
- 4. 相关制度配合不到位38-39
- 四、巡视制度的改革路径39-46
- (一) 中国古代巡视监督制度和西方议会监督专员制度的启示39
- (二) 严格遵守新《巡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39-41
- (三) 完善和改进巡视制度的路径41-46
- 1. 制度完善层面——完善和改进巡视制度41-42
- 2. 制度相关人层面——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巡视干部队伍42-43
- 3. 制度环境层面——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43-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铁缨;;完善监督“一把手”的巡视制度[J];学习月刊;2007年15期
2 ;巡视制度难题待解[J];人民论坛;2008年07期
3 任建明;;巡视制度的基本情况[J];人民论坛;2008年07期
4 ;建立科学有效的巡视制度[J];党建;2003年08期
5 焦建国;巡视制度与防止“钱穆制度陷阱”[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2期
6 王义;巡视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借鉴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魏银立,韩庆军;巡视制度解读[J];党政论坛;2004年11期
8 魏银立;周平西;;“巡视制度”之我见[J];南方论刊;2004年12期
9 张彩云;王存银;;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的几点思考[J];党的建设;2005年02期
10 魏银立;必须将“巡视制度”落到实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林;我国建立羁押场所独立巡视制度正当其时[N];检察日报;2008年
2 ;让巡视制度更有威慑力[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本报评论员;认同和放大巡视制度的价值[N];东莞日报;2014年
4 修晓波;西汉的巡视制度[N];人民公安报;2014年
5 陆文运;建立反腐巡视制度势在必行[N];中国石化报;2004年
6 吴杭民;巡视费自理,是巡视制度的前提[N];法制日报;2011年
7 中共中央党校 张瑞;关于完善巡视制度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9年
8 省委第一巡视组 蒋清学;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N];黑龙江日报;2013年
9 刘占波;更好地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10 记者 何清平;增强四种意识 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N];重庆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全;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2 肖双双;巡视制度有效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安欣;唐代政府巡视制度及其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王晶晶;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崔光远;中国共产党地方巡视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金多;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巡视制度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7 孙琦;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8 冯飞扬;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李倩;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巡视制度有效性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6年
10 王志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巡视制度有效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0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