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从《抗敌报》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模式

发布时间:2021-03-13 15:24
  《抗敌报》是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的机关报,应抗日图存而生,并在抗日烽火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创刊之日起,《抗敌报》就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承担着动员和武装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建设根据地的任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1]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把它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抗敌报》引导社会舆论,使“抗战建国”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中心任务。在边区领导人的重视下,《抗敌报》吹响了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号角,通过报道抗战形势,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激发起边区军民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对鼓舞人民、组织人民抗战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报纸中,一些高频词语“发动群众”、“动员”和“唯有抗战才是活命的道路”等热情澎湃的语句,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群众抗战的信心和斗志。《抗敌报》对于推动边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群众的态度和行动...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1.4.1 主要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抗敌报》概况
    2.1《抗敌报》的创刊背景
    2.2《抗敌报》的出版与发行
    2.3《抗敌报》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抗敌报》的动员内容
    3.1 创刊初期
        3.1.1 发动群众起来抗战
        3.1.2 宣传敌后游击战争
        3.1.3 宣传持久战思想
    3.2 大发展时期
        3.2.1 揭露“反共”投降分子的阴谋
        3.2.2 宣传民主选举和双十纲领
    3.3 游击办报高峰时期
        3.3.1 宣传反“蚕食”、反“扫荡”斗争
        3.3.2 宣传统一累进税和精兵简政
    3.4 宣传对敌反攻时期
        3.4.1 宣传对敌反攻和扩大解放区
        3.4.2 宣传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
        3.4.3 宣传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四章 《抗敌报》的动员特色
    4.1 采用朴实生动的语言
    4.2 刻画生动的英雄模范人物
    4.3 利用军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第五章 《抗敌报》的动员效果
    5.1 动员了军民团结抗战,推动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5.2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日益壮大
    5.3 推动了根据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
    6.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6.3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研究[D]. 陶韶菁.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晋察冀边区党的新闻宣传研究[D]. 王利民.河北大学 2014
[3]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D]. 把增强.河北大学 2013
[4]社会动员论[D]. 甘泉.武汉大学 2010
[5]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D]. 张丽梅.东北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抗战标语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D]. 冯秀香.曲阜师范大学 2015
[2]抗战歌曲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D]. 刘金华.曲阜师范大学 2014
[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东南地区的群众动员工作探析[D]. 张涛.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研究[D]. 于德孔.山东师范大学 2010
[5]《晋察冀日报》“国内外大事述评”研究[D]. 储冠群.湖南大学 2010
[6]晋察冀边区的革命戏剧与政治动员[D]. 郭赟林.山西大学 2009
[7]《晋察冀日报》人物通讯解读[D]. 周俊丽.河南大学 2009
[8]《晋察冀日报》中的批评性报道研究[D]. 游雨欣.兰州大学 2007
[9]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员研究[D]. 刘颖.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80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080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6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