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对日伪军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05:54
瓦解敌军是八路军政治工作三大基本原则之一,以敌伪军工作为代表的中共政治工作对中共能够在敌后坚持抵抗,进而打赢抗日战争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敌强我弱的战略总态势下,单纯依靠军事斗争已不能达到中共在敌后保存发展自身,坚持抗战的目的。重视敌工战线的配合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到了冀鲁豫根据地最困难时期,根据地形势异常严峻,为挽救危局,中共适时地转变思想和斗争策略,全力以赴进行以敌伪军工作为代表的政治工作,将敌伪军工作提升到最重要的高度,派出武装小部队深入敌后,将斗争引向敌占区,以一种外线配合的方式帮助根据地转危为安。同时,在中共的主导下,将华北抗战从单一的军事对抗转向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博弈,将斗争局面由危急被动的“敌进我退”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敌进我进”,中共扬长避短,完成了这种优劣之势、攻守之间的转换。出色的敌伪军工作帮助中共在华北敌后异常顽强坚韧地坚持抗战并一步步发展壮大。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中共冀鲁豫根据地敌伪军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整体的梳理,从1940年到1941年敌伪军工作的初创到1942年根据地困难时期敌伪军工作的展开再到1943年以后直到抗战胜利,斗争形势好转...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S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敌伪军工作发展历程
一、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初创(1940 年—1941 年)
二、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展开(1942 年)
(一)转变斗争思想,注重对敌伪斗争策略
(二)化整为零,深入敌后的武装小部队
三、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大发展(1943年—1945年)
(一)派遣敌工人员打入伪军内部进行组织工作
(二)改造培养伪军关系人,力求确实掌握部分伪军
第二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的抗敌宣传
一、从无到有:宣传工作机构的创建和发展
二、宣导先行:密切配合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全方位宣传
三、脱下长衫: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
(一)剧团所做的文艺宣传工作
(二)以报纸刊物为媒介所进行的新闻宣传工作
(三)诗歌传唱下的动员宣传
(四)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团体所进行的宣传动员
第三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对日军的争取瓦解工作
一、中共对日军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策略方法
二、中共利用多种方式对日军展开宣传战
(一)标语口号
(二)节日宣传
(三)递送传单
(四)火线喊话
三、中共对日军工作所起到的效果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中共对伪军的争取掌握工作
一、中共对伪军工作的开展与由建立“关系”到转为“自己人”
(一)详细调查
(二)政治攻势
(三)上下层关系
(四)教育提高
(五)建立抗日性组织
(六)建立党的组织
二、内外线配合维持局面
三、三方关系中的角力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240119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S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敌伪军工作发展历程
一、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初创(1940 年—1941 年)
二、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展开(1942 年)
(一)转变斗争思想,注重对敌伪斗争策略
(二)化整为零,深入敌后的武装小部队
三、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大发展(1943年—1945年)
(一)派遣敌工人员打入伪军内部进行组织工作
(二)改造培养伪军关系人,力求确实掌握部分伪军
第二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的抗敌宣传
一、从无到有:宣传工作机构的创建和发展
二、宣导先行:密切配合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全方位宣传
三、脱下长衫: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
(一)剧团所做的文艺宣传工作
(二)以报纸刊物为媒介所进行的新闻宣传工作
(三)诗歌传唱下的动员宣传
(四)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团体所进行的宣传动员
第三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对日军的争取瓦解工作
一、中共对日军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策略方法
二、中共利用多种方式对日军展开宣传战
(一)标语口号
(二)节日宣传
(三)递送传单
(四)火线喊话
三、中共对日军工作所起到的效果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中共对伪军的争取掌握工作
一、中共对伪军工作的开展与由建立“关系”到转为“自己人”
(一)详细调查
(二)政治攻势
(三)上下层关系
(四)教育提高
(五)建立抗日性组织
(六)建立党的组织
二、内外线配合维持局面
三、三方关系中的角力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240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24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