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理念的传输与建构 ——抗战时期的山西学校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03 20:5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晋察冀(晋东北)、晋绥(晋西北)、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晋东南)包含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在动荡的政治背景、贫瘠的经济基础下发展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中共以此为契机,采取了得当的教育方针政策,不仅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和干部,而且实现了对中国农村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改造和重塑。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各革命根据地的学校教育档案及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学校教育的制度运作及其微观实践,总结其所展现出的模式与特征,揭示出学校教育传递中共政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过程及其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具体而言,抗战时期中共在山西根据地学校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围绕教育“正规化”展开的。在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摸索学校教育发展路径,必然面临着教育与生产、与战争之间的矛盾,因此学校教育逐渐摸索出非正规化的教育策略与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以抗战为中心的革命性及学以致用的实用性;在教学形式上,体现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性及配合战时游击教育的灵活性;在教育政策上,体现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性特征。通过学校教育,中共价值观念在边区社会得以建构,一方面通过大众化的教育普...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资料汇编
(二)教育通史及教育断代史
(三)教育专题研究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一)研究架构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学校教育
第一章 艰难演进:学校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白手起家:薄弱的教育基础(1937-1940)
(一)文化荒地:炮火连绵的贫瘠之地
(二)夹缝求生:政权博弈下的根据地教育
(三)革故鼎新:新民主主义教育
(四)初见端倪:教育正规化
二、循序渐进:教育正规化的推进(1940-1942)
(一)确定正规学制
(二)充实课程内容
(三)组织建制与管理制度
(四)小学教育义务、免费教育
三、战时需要:“游击教育”(1942-1943)
(一)铁蹄蹂躏:教育正规化不合时宜
(二)坚守阵地: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教育”
四、教育新貌:“摆脱旧型正规化”(1943-1945)
(一)现实需要:教育与生产运动相结合
(二)时事教育:抗战救国与政治动员
(三)教育范例:模范英雄
(四)生根开花:教育成绩可观
第二章 治学之道:学校教育的模式与策略
一、革命性:以抗战救国为中心
(一)课程、教材以抗战为中心
(二)学校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三)直接参与战争活动
二、实践性: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一)生产组织形式由零散到统一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配合生产活动
(三)教学内容与生产劳动相适应
三、实用性:为用而学的学校教育
(一)各科教学强调实用性
(二)教日常生活实用知识
四、普及性:实现教育的大众化
(一)以政策保障平等
(二)以多种方法动员入学
(三)增加学校数量
(四)采用灵活的办学方式
(五)免费的教育政策
(六)民办公助
五、灵活性:应运而生的游击教育
(一)“居无定所”、“学无定制”
(二)教学组织形式具灵活性
(三)教材的灵活性
第三章 集体启蒙:学校教育中价值观念的建构
一、文化“下沉”:新的教育取向
(一)知识与技能
(二)“劳动最光荣”
二、身份塑造:统一认知框架
(一)国民意识
(二)政党认同
(三)国家认同
三、群体回应:教育的政治内化
(一)教员
(二)学生
(三)模范英雄
四、政治社会化:中共权威的内化
第四章 无声的革命:学校教育的意义
一、革命摇篮:培养抗战人才与干部
二、政治认同:边区政权合法性确立
(一)教化
(二)认同
三、权力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夯实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锋与博弈:抗战时期区域教育格局的特点[J]. 申国昌,史降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2]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重构——基于中共群众动员的视角[J]. 姜露. 党史文苑. 2016(04)
[3]抗战时期晋绥根据地初等教育经费筹集与管理[J]. 李世杰,申国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2)
[4]乡村建设的延安道路[J]. 杨东.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6)
[5]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教育政策探析——兼论教育工作中的两个有争议的问题[J]. 高正晓. 沧桑. 2014(03)
[6]山西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特殊的教学方法探讨[J]. 谢彦华. 沧桑. 2013(05)
[7]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教育政策述论[J]. 张志伟,栾雪飞. 史学集刊. 2012(06)
[8]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J]. 申国昌. 抗日战争研究. 2012(03)
[9]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J]. 倪洪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03)
[10]简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教育[J]. 赵国娟. 军事历史. 2011(01)
博士论文
[1]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辛萌.山西大学 2017
[2]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河北大学 2011
[3]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 周耀宏.武汉大学 2011
[4]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D]. 申国昌.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太岳革命根据地中等学校教育研究(1940-1949)[D]. 董淑慧.山西师范大学 2017
[2]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方法研究[D]. 张莹.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革命、职业与保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员[D]. 张德义.中共中央党校 2016
[4]抗战记忆与中共政治认同的建构(1938-1946)[D]. 王娜.东南大学 2016
[5]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文化变迁研究[D]. 俞琴.安徽师范大学 2015
[6]延安时期的政治认同研究及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D]. 郭雪蕊.首都师范大学 2014
[7]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D]. 牛荣雁.山西师范大学 2014
[8]教育与抗战[D]. 田保利.西南大学 2012
[9]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D]. 潘万静.首都师范大学 2008
[10]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研究[D]. 汪博武.安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20319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资料汇编
(二)教育通史及教育断代史
(三)教育专题研究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一)研究架构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学校教育
第一章 艰难演进:学校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白手起家:薄弱的教育基础(1937-1940)
(一)文化荒地:炮火连绵的贫瘠之地
(二)夹缝求生:政权博弈下的根据地教育
(三)革故鼎新:新民主主义教育
(四)初见端倪:教育正规化
二、循序渐进:教育正规化的推进(1940-1942)
(一)确定正规学制
(二)充实课程内容
(三)组织建制与管理制度
(四)小学教育义务、免费教育
三、战时需要:“游击教育”(1942-1943)
(一)铁蹄蹂躏:教育正规化不合时宜
(二)坚守阵地: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教育”
四、教育新貌:“摆脱旧型正规化”(1943-1945)
(一)现实需要:教育与生产运动相结合
(二)时事教育:抗战救国与政治动员
(三)教育范例:模范英雄
(四)生根开花:教育成绩可观
第二章 治学之道:学校教育的模式与策略
一、革命性:以抗战救国为中心
(一)课程、教材以抗战为中心
(二)学校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三)直接参与战争活动
二、实践性: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一)生产组织形式由零散到统一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配合生产活动
(三)教学内容与生产劳动相适应
三、实用性:为用而学的学校教育
(一)各科教学强调实用性
(二)教日常生活实用知识
四、普及性:实现教育的大众化
(一)以政策保障平等
(二)以多种方法动员入学
(三)增加学校数量
(四)采用灵活的办学方式
(五)免费的教育政策
(六)民办公助
五、灵活性:应运而生的游击教育
(一)“居无定所”、“学无定制”
(二)教学组织形式具灵活性
(三)教材的灵活性
第三章 集体启蒙:学校教育中价值观念的建构
一、文化“下沉”:新的教育取向
(一)知识与技能
(二)“劳动最光荣”
二、身份塑造:统一认知框架
(一)国民意识
(二)政党认同
(三)国家认同
三、群体回应:教育的政治内化
(一)教员
(二)学生
(三)模范英雄
四、政治社会化:中共权威的内化
第四章 无声的革命:学校教育的意义
一、革命摇篮:培养抗战人才与干部
二、政治认同:边区政权合法性确立
(一)教化
(二)认同
三、权力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夯实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锋与博弈:抗战时期区域教育格局的特点[J]. 申国昌,史降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2]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重构——基于中共群众动员的视角[J]. 姜露. 党史文苑. 2016(04)
[3]抗战时期晋绥根据地初等教育经费筹集与管理[J]. 李世杰,申国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2)
[4]乡村建设的延安道路[J]. 杨东.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6)
[5]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教育政策探析——兼论教育工作中的两个有争议的问题[J]. 高正晓. 沧桑. 2014(03)
[6]山西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特殊的教学方法探讨[J]. 谢彦华. 沧桑. 2013(05)
[7]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教育政策述论[J]. 张志伟,栾雪飞. 史学集刊. 2012(06)
[8]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J]. 申国昌. 抗日战争研究. 2012(03)
[9]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J]. 倪洪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03)
[10]简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教育[J]. 赵国娟. 军事历史. 2011(01)
博士论文
[1]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辛萌.山西大学 2017
[2]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河北大学 2011
[3]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 周耀宏.武汉大学 2011
[4]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D]. 申国昌.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太岳革命根据地中等学校教育研究(1940-1949)[D]. 董淑慧.山西师范大学 2017
[2]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方法研究[D]. 张莹.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革命、职业与保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员[D]. 张德义.中共中央党校 2016
[4]抗战记忆与中共政治认同的建构(1938-1946)[D]. 王娜.东南大学 2016
[5]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文化变迁研究[D]. 俞琴.安徽师范大学 2015
[6]延安时期的政治认同研究及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D]. 郭雪蕊.首都师范大学 2014
[7]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D]. 牛荣雁.山西师范大学 2014
[8]教育与抗战[D]. 田保利.西南大学 2012
[9]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D]. 潘万静.首都师范大学 2008
[10]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研究[D]. 汪博武.安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20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320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