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7:03

  本文关键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从1933年12月正式提出“创造湘鄂川黔边新苏区”的口号开始创建,到1936年春完全退出了革命根据地,前后总共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两年多的革命历程中,以任弼时、贺龙和关向应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认识到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农民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中国共产党通过强有力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的热情,,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为保留和燎原革命火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这一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其主要内容、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对于当前武陵山片区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纵观全文,总共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主要由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重要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创新这五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论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以及这一时期党所面临的困难;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即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归纳和总结,揭示这一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第三章是本文的难点,亦是本文的创新点,除了总结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的历史成效之外,还要进一步联系当前实际,探讨其当代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是针对探求这一课题在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农村 思想政治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1;D422.6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4
  • 一、 问题的提出8-9
  • 二、 文献综述9-12
  • 三、 相关界定12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2-13
  • 五、 研究创新13-14
  • 第一章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概述14-22
  • 第一节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14-18
  • 一、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形成14-15
  • 二、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展15-18
  • 第二节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所面临的困难18-22
  • 一、 政治上,党的领导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18-19
  • 二、 经济上,经济紧张,物资贫乏19-20
  • 三、 文化教育上,教学条件极为艰苦20-22
  • 第二章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22-33
  • 第一节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22-28
  • 一、 以建设革命武装为主的政权组织教育22-23
  • 二、 以巩固工农联盟为主的阶级教育23-25
  • 三、 以消除封建思想为主的科学文化教育25-26
  • 四、 以民族平等和团结为主的民族政策教育26-27
  • 五、 纠正夏曦错误进行党内民主集中制教育27-28
  • 第二节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28-33
  • 一、 武装斗争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28-29
  • 二、 多种教育方法和形式灵活运用29-30
  • 三、 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出发点30-31
  • 四、 以团结和壮大革命队伍为基准31-33
  • 第三章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当代价值33-42
  • 第一节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33-37
  • 一、 保证了党对根据地和革命武装的领导33-34
  • 二、 推动了根据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34-35
  • 三、 促进了根据地农村经济的发展35
  • 四、 壮大了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力量35-36
  • 五、 提高了根据地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36-37
  • 第二节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当代价值37-42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确保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37-38
  • 二、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38-39
  • 三、 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深入的根本39-40
  • 四、 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40
  • 五、 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必要载体40-42
  • 结束语42-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7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晓丽;;论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01期

2 田茂德;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政治思想工作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3 王员;孙平芬;;中国共产党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当代价值——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跃飞;;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J];理论界;2007年03期

5 樊文邦;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初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6 廖建;;任弼时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J];文教资料;2011年19期


  本文关键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43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