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精准问责:分析框架、实践偏差与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1-10-21 20:47
伴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党内问责和监察问责共同成为我国公职人员问责的主体框架,公职人员问责的"全覆盖"特征对问责的精准性、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公职人员精准问责以党政体系为依托,将"精准思维"融入具体的问责党纪法规和问责机制建构之中,实现了各项问责要素的精准化。精准规定不完全等同于精准执行,问责实践出现了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客体缺位错位、问责情形模糊和问责方式简单化等偏差。强化社会监督问责、完善监察问责法律保障、聚焦决策问责和容错免责机制配套建设,使精准问责从应然转化为实然,推进公职人员积极主动履行职责。
【文章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0,22(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公职人员精准问责的体制机制分析框架
(一)公职人员精准问责的体制环境
(二)公职人员精准问责的机制要素
三、公职人员精准问责的实践偏差及其成因
(一)公职人员精准问责实践偏差的表现
(二)公职人员精准问责实践偏差的成因
四、公职人员精准问责有效机制的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精准有效问责强化制度执行[J]. 庄德水.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5)
[2]党内“精准问责”的要素要件和运行机理[J]. 吕永祥,王立峰. 理论探索. 2020(03)
[3]精准问责:疫情防控责任压实的重要利器[J]. 宋伟. 人民论坛. 2020(10)
[4]权责结构与领导批示:官员问责的政治逻辑分析——基于2005年以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官员问责的混合研究[J]. 许玉镇,刘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2)
[5]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挑战——基于地方政府实践的分析[J]. 王尘子. 求实. 2019(05)
[6]“问责异化”的形成与矫正机制研究[J]. 蒋来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19(07)
[7]实现问责精准化、精细化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 任建明,赵广礼. 河南社会科学. 2019(07)
[8]精准问责必须告别权力意志[J]. 庄德水.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01)
[9]论机制[J]. 金东日. 广东社会科学. 2014(05)
[10]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J]. 刘杰. 社会科学. 2011(12)
本文编号:3449689
【文章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0,22(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公职人员精准问责的体制机制分析框架
(一)公职人员精准问责的体制环境
(二)公职人员精准问责的机制要素
三、公职人员精准问责的实践偏差及其成因
(一)公职人员精准问责实践偏差的表现
(二)公职人员精准问责实践偏差的成因
四、公职人员精准问责有效机制的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精准有效问责强化制度执行[J]. 庄德水.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5)
[2]党内“精准问责”的要素要件和运行机理[J]. 吕永祥,王立峰. 理论探索. 2020(03)
[3]精准问责:疫情防控责任压实的重要利器[J]. 宋伟. 人民论坛. 2020(10)
[4]权责结构与领导批示:官员问责的政治逻辑分析——基于2005年以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官员问责的混合研究[J]. 许玉镇,刘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2)
[5]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挑战——基于地方政府实践的分析[J]. 王尘子. 求实. 2019(05)
[6]“问责异化”的形成与矫正机制研究[J]. 蒋来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19(07)
[7]实现问责精准化、精细化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 任建明,赵广礼. 河南社会科学. 2019(07)
[8]精准问责必须告别权力意志[J]. 庄德水.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01)
[9]论机制[J]. 金东日. 广东社会科学. 2014(05)
[10]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J]. 刘杰. 社会科学. 2011(12)
本文编号:3449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44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