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内法规的法源属性
发布时间:2021-10-30 19:02
关于党内法规的性质,目前有五种不同的观点。这五种观点均存在短板。党内法规具有强制力,不属于软法的范畴;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根本区别在于制裁方式不同;党内法规是"实定的",无法进行法和法律的区分;平行说和三种关系说囿于揭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不同,对两者的联系则理论立基不足。党内法规因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可以作为实质意义的法律,但鉴于我国并不区分形式意义的法律与实质意义的法律,因此党内法规更多是作为一种法源。党内法规具备了成为法源的可能。首先,党内法规是依照一定的党内民主程序产生的;其次,党内法规在司法实践中被一些法院在裁判中适用。党内法规主要对党员产生内部效力,但有时会对非党员产生外部效力。
【文章来源】:理论与改革.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对已有学说的剖析
(一)软法说
(二)是法(Recht)但不是法律(Gesetz)说
(三)国家法律说
(四)平行说与三种关系说
二、党内规范法源概念的援引
三、党内法规法源属性的证立
四、党内法规法源效力的适用
(一)党内法规的内部效力
(二)党内法规的外部效力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惯作为法源?——以《民法总则》第10条为出发点[J]. 雷磊. 环球法律评论. 2019(04)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语境下党内法规特性的考问与澄清[J]. 欧爱民,李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3]私法多元法源的观念、历史与中国实践 《民法总则》第10条的理论构造及司法适用[J]. 汪洋. 中外法学. 2018(01)
[4]基本权利作为国家权力配置的消极规范——以监察制度改革试点中的留置措施为例[J]. 张翔,赖伟能.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5]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的基准与路径——兼论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J]. 秦前红,苏绍龙. 社会科学文摘. 2016(11)
[6]论将党内法规纳入国家法律体系[J]. 王春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7]法治体系内的党内法规探析[J]. 付子堂.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5(03)
[8]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J]. 王振民.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05)
[9]法治视野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的协调[J]. 张立伟.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03)
本文编号:3467258
【文章来源】:理论与改革.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对已有学说的剖析
(一)软法说
(二)是法(Recht)但不是法律(Gesetz)说
(三)国家法律说
(四)平行说与三种关系说
二、党内规范法源概念的援引
三、党内法规法源属性的证立
四、党内法规法源效力的适用
(一)党内法规的内部效力
(二)党内法规的外部效力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惯作为法源?——以《民法总则》第10条为出发点[J]. 雷磊. 环球法律评论. 2019(04)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语境下党内法规特性的考问与澄清[J]. 欧爱民,李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3]私法多元法源的观念、历史与中国实践 《民法总则》第10条的理论构造及司法适用[J]. 汪洋. 中外法学. 2018(01)
[4]基本权利作为国家权力配置的消极规范——以监察制度改革试点中的留置措施为例[J]. 张翔,赖伟能.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5]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的基准与路径——兼论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J]. 秦前红,苏绍龙. 社会科学文摘. 2016(11)
[6]论将党内法规纳入国家法律体系[J]. 王春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7]法治体系内的党内法规探析[J]. 付子堂.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5(03)
[8]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J]. 王振民.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05)
[9]法治视野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的协调[J]. 张立伟.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03)
本文编号:3467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46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