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06:0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中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坚强领导者、战略决策者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建设性作用,不断推动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党的历代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中,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领导干部,他们凭借非凡的品质、杰出的才能对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发展、稳固和成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任弼时就是这样的卓越领导干部。他在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的革命生涯中,勤于思索,勇于变革,乐于实践,敢于担当,敢于并善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思想理论贡献是我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关于任弼时生平与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分析和科学论证,按五部分内容...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任弼时促进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基本历程
2.1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演变
2.1.1 初步形成阶段(1935-1942)
2.1.2 正式形成阶段(1942-1950)
2.1.3 巩固发展阶段(1950-1966)
2.1.4 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6)
2.2 任弼时促进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基本历程
2.2.1 思想准备阶段(1904-1924)
2.2.2 初步探索阶段(1924-1935)
2.2.3 自觉追求阶段(1935-1950)
第3章 任弼时进入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缘由
3.1 革命时代召唤
3.2 思想理论支撑
3.3 革命实践促成
3.4 湖湘文化滋养
第4章 任弼时对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历史贡献
4.1 对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历史性贡献
4.1.1 在长征途中以实际行动维护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统一和权威
4.1.2 在筹备七大中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走向成熟进行了不懈努力
4.2 对维护毛泽东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核心地位的历史性贡献
4.2.1 出使共产国际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4.2.2 协助领导整风运动促进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4.3 对建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运行机制的历史性贡献
4.3.1 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4.3.2 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机构的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5章 任弼时促进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现实启示
5.1 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同志的现实启示
5.1.1 要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
5.1.2 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5.1.3 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5.1.4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5.2 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启示
5.2.1 要始终不渝地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
5.2.2 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5.2.3 要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5.2.4 要始终恪守人民立场和为民情怀
5.3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现实启示
5.3.1 要坚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5.3.2 要全面精准把握中国各方面实际
5.3.3 要敢于并善于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
5.3.4 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J]. 罗平汉. 红旗文稿. 2016(12)
[2]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J]. 祝灵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03)
[3]任弼时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J]. 韩同友,羊森.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4)
[4]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过程研究——兼谈毛泽东的核心地位是怎样确立的[J]. 廖心文. 党的文献. 2012(01)
[5]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问题研究的回眸与前瞻[J]. 江泰然. 求实. 2006(10)
[6]任弼时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理论建树[J]. 雷国珍.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1)
[7]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特点[J]. 孔德生. 长春大学学报. 2005(03)
[8]任弼时是怎样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的[J]. 江泰然.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9]任弼时对建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J]. 雷国珍. 湖湘论坛. 2005(01)
[10]毛泽东在中共领导集体核心地位的确立过程与原因探析[J]. 薛忠义,张雷,孙雪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本文编号:3483154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任弼时促进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基本历程
2.1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演变
2.1.1 初步形成阶段(1935-1942)
2.1.2 正式形成阶段(1942-1950)
2.1.3 巩固发展阶段(1950-1966)
2.1.4 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6)
2.2 任弼时促进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基本历程
2.2.1 思想准备阶段(1904-1924)
2.2.2 初步探索阶段(1924-1935)
2.2.3 自觉追求阶段(1935-1950)
第3章 任弼时进入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缘由
3.1 革命时代召唤
3.2 思想理论支撑
3.3 革命实践促成
3.4 湖湘文化滋养
第4章 任弼时对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历史贡献
4.1 对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历史性贡献
4.1.1 在长征途中以实际行动维护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统一和权威
4.1.2 在筹备七大中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走向成熟进行了不懈努力
4.2 对维护毛泽东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核心地位的历史性贡献
4.2.1 出使共产国际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4.2.2 协助领导整风运动促进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4.3 对建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运行机制的历史性贡献
4.3.1 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4.3.2 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机构的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5章 任弼时促进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现实启示
5.1 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同志的现实启示
5.1.1 要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
5.1.2 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5.1.3 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5.1.4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5.2 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启示
5.2.1 要始终不渝地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
5.2.2 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5.2.3 要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5.2.4 要始终恪守人民立场和为民情怀
5.3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现实启示
5.3.1 要坚决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5.3.2 要全面精准把握中国各方面实际
5.3.3 要敢于并善于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
5.3.4 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J]. 罗平汉. 红旗文稿. 2016(12)
[2]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J]. 祝灵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03)
[3]任弼时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J]. 韩同友,羊森.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4)
[4]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过程研究——兼谈毛泽东的核心地位是怎样确立的[J]. 廖心文. 党的文献. 2012(01)
[5]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问题研究的回眸与前瞻[J]. 江泰然. 求实. 2006(10)
[6]任弼时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理论建树[J]. 雷国珍.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1)
[7]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特点[J]. 孔德生. 长春大学学报. 2005(03)
[8]任弼时是怎样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的[J]. 江泰然.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9]任弼时对建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J]. 雷国珍. 湖湘论坛. 2005(01)
[10]毛泽东在中共领导集体核心地位的确立过程与原因探析[J]. 薛忠义,张雷,孙雪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本文编号:3483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48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