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规范制度主义视角下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转化

发布时间:2021-11-12 14:49
  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始终备受学界关注。以规范制度主义为视角,将目光聚焦于微观层面,可以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转化制约因素总结为"干部情境认知能力不足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干部自身角色认识不清而社会关系愈加多元""干部制度价值认同有待增强而主流制度价值遭受挑战"这三对矛盾。在准确把握矛盾内容及其现实表现的基础上,着眼恰适性逻辑,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可以为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转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章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2020,(06)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规范制度主义视角下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转化


规范制度主义视角下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转化的路径及对策

逻辑图,政治,个人,行为


在合理性层面,规范制度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相融相通,并首先体现在关于制度本质的理解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11]。制度作为一种在人类社会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受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制约,被社会存在所决定。规范制度主义也同样从此出发来理解制度的形成与变迁。正如侯伊莎所言:“在新制度主义的体系中,决定规则、制度、行动及理性的,是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系统。”[12]马奇和奥尔森多次强调,制度、传统、规范以及产生规则和改变规则的历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它们存在于各种经验、各个地方、各种情景之中”[9]36。一句话,存在于社会存在之中。其次,规范制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还体现在对政治个人本质及其行为发生机制的理解之中。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3]。而制度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在马克思眼中,政治个人作为现实的人,与社会中的其他人一样时刻处于交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其行为是复杂环境与个人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样,规范制度主义也认为,政治个人“是被嵌入到与其他个体及集体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中的个人”[10]26。马奇和奥尔森还明确指出,政治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共同体内部存在的规范和价值体系,是“在规则和惯例框架中制度化的结果”[7]26,进一步强调了制度和社会关系对政治个人及其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最后,在实践层面,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个人在制度运行中的关键作用。毛泽东曾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4]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必须要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实现上下联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因此,从规范制度主义视角出发来探索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转化路径,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规范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转化制约因素及表现

制度优势,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效能


在任何组织内部都存在着多种价值文化,缺乏主流制度价值认同的干部通常容易被各种亚价值文化所左右,并在行为选择时陷入困惑,表现出利己主义和政治野心膨胀等负面倾向,最终造成行为失范。其次,制度价值认同缺失还会使制度的隐性激励作用下降,使强制性约束成为制度的唯一生效机制,损害制度执行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使制度执行活动沦为单纯的机械反应,最终产生“官员不作为”现象,阻碍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和制度优势效能转化。最后,干部制度价值认同缺失还会深刻影响一国的制度环境。个别干部制度价值认同感低,缺乏法治思维和制度意识,推崇落后的官场文化,固守“熟人社会”思维模式,惟上是从、强调人治、导致组织内部出现人治代替法治现象,各种潜规则盛行。长此以往,这种恶劣风气便会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亚文化,对主流制度价值文化形成遮蔽,损害主流制度价值文化的主导地位,进而对干部的制度理解和行为选择活动造成干扰,降低干部的制度执行意愿和执行能力,阻碍制度优势效能转化。四、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转化的路径及对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人英雄观的形成与习近平对新时代英雄文化的创造性发展[J]. 韩云波.  探索. 2020(02)
[2]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指向、使命担当、战略举措[J]. 吴传毅.  行政管理改革. 2019(11)
[3]我国地方领导干部成长路径研究[J]. 周卓华.  重庆社会科学. 2019(08)
[4]基层领导干部的社会角色冲突及其治理[J]. 文丰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5]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思考[J]. 刘子晨.  湖北社会科学. 2019(04)
[6]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提升制度执行力的着力点[J]. 秦国民,陈红杰.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8)
[7]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提高制度执行力研究[J]. 涂小雨.  中州学刊. 2016(12)
[8]政府制度执行力的生成机理及提升策略[J]. 莫勇波.  学术论坛. 2015(03)
[9]制度执行力是治理现代化的关键[J]. 李拓.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10]新制度主义:人与制度的互动[J]. 侯伊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本文编号:3491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491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