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职业与保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员
发布时间:2017-05-07 11:06
本文关键词:革命、职业与保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革命、职业与保障为研究视角,对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物质环境极为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小学教育进行分析。选取小学教员为分析对象,侧重考察了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员的来源、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等情况,从而对小学教员在陕甘宁边区社会中承担的历史使命有清晰的认知。首先,探究小学教员的来源,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的师资从何而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北苏区的小学教员是最初的来源。抗战时期,边区政府为发展小学教育,采取了培养新型小学教员、吸收外来知识分子、争取改造旧有教员等措施。尽管小学教员来源多样,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学师资紧缺的问题。其次,分析小学教员的教学活动,探讨小学教员动员与巩固学生、解决教材和教学管理等活动。小学教员为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完善教材,采取了改进教材内容等措施。同时,注意改进教学管理方法,采用了讲授、辅导、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取了学生自我管理方法。这一时期的教学管理活动,体现了小学教员的革命担当。再次,分析教育经费的来源,探讨如何保障小学教员的日常生活。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边区政府采取群众劝募等措施补充小学教育经费,体现出革命与教育并举的特点。边区参议会通过改善小学教员的物质生活的议案。基本生活的保障,提高了小学教员的社会地位,也益于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最后,论述提高小学教员的教学技能,建设合理的师资队伍。通过详细的数据概述小学教员的质量状况,小学教员通过进修、学模范等方式,提高教学技能。分析了小学教员的任用、考核和解聘,边区政府制定条例或法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边区教育厅采取了暑期师资培训班等措施,加强教员的职业化培育。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员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缩影。边区小学教员的生活状况和自身素养,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在革命年代,小学教员,不仅是一个职业,有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小学教员 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8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及相关著述9-12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2-13
- 四、概念界定及资料说明13-18
- 第一章 小学教员的来源18-31
- 第一节 小学教员概况18-23
- 第二节 小学教员的来源23-31
- 第二章 小学教员的教学活动31-53
- 第一节 动员和巩固学生31-37
- 第二节 教材问题37-43
- 第三节 教学管理43-49
- 第四节 其他活动49-53
- 第三章 小学教员的日常生活53-73
- 第一节 经费来源53-58
- 第二节 物质生活58-69
- 第三节 精神生活69-73
- 第四章 小学教员的质量73-96
- 第一节 边区小学教员质量概况73-80
- 第二节 提高教学技能80-89
- 第三节 队伍建设89-96
- 结语96-101
- 参考文献101-107
- 后记107-109
- 致谢109-111
- 附录: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员大事记(1937—1945)111-11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116-118
本文关键词:革命、职业与保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4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