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对高校“课程思政”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11-20 06:13
土地革命时期,川陕苏区开展了具有鲜明政治性、明显渗透性以及灵活针对性等特点的宣传工作,唤醒了劳苦大众的思想,赢得了革命宣传、文化教育的主导权。基于高校"课程思政"与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川陕苏区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给予诸多的启示。学习和借鉴川陕苏区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课程思政"建设既要统合"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灵活而多样地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之中,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引领"课程思政"的主动性,确保学生参与和接受"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文章来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川陕苏区宣传工作的理性分析
(一)川陕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内在逻辑
1. 川陕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现实逻辑
2. 川陕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逻辑
(二)川陕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主要特点
1. 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 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具有较强的渗透性
3. 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具有显著的针对性
二、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辨析
1.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与“课程思政”在指导思想上同根同源
2.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与“课程思政”在宣教目标上同向同行
3.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与“课程思政”在宣教方式上同理同用
三、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对“课程思政”的触发与思考
(一)“课程思政”要统合思政课程的方向性与专业课程的育人性
1.坚持思政课程的方向性原则
2.融合专业课程的育人性力量
(二)“课程思政”要统合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和专业课程的隐性渗透
1.发挥思政课程的显性引导优势
2.挖掘专业课程的隐性渗透作用
(三)“课程思政”要统合思政课程的规范性与专业课程的灵活性
1. 保持思政课程育人的规范性
2. 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灵活性
(四)“课程思政”要统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1.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2.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J]. 卢黎歌,隋牧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09)
硕士论文
[1]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张晓龙.西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06736
【文章来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川陕苏区宣传工作的理性分析
(一)川陕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内在逻辑
1. 川陕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现实逻辑
2. 川陕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逻辑
(二)川陕苏区开展宣传工作的主要特点
1. 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 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具有较强的渗透性
3. 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具有显著的针对性
二、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辨析
1.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与“课程思政”在指导思想上同根同源
2.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与“课程思政”在宣教目标上同向同行
3.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与“课程思政”在宣教方式上同理同用
三、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对“课程思政”的触发与思考
(一)“课程思政”要统合思政课程的方向性与专业课程的育人性
1.坚持思政课程的方向性原则
2.融合专业课程的育人性力量
(二)“课程思政”要统合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和专业课程的隐性渗透
1.发挥思政课程的显性引导优势
2.挖掘专业课程的隐性渗透作用
(三)“课程思政”要统合思政课程的规范性与专业课程的灵活性
1. 保持思政课程育人的规范性
2. 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灵活性
(四)“课程思政”要统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1.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2.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J]. 卢黎歌,隋牧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09)
硕士论文
[1]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张晓龙.西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06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50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