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流动”:乡镇干部人事激励的一个新解释框架
发布时间:2022-01-25 14:25
在"责权利"不匹配和正式激励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为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乡镇制造了诸如层级、岗位、自主权、地位、价值等非制度性的隐性阶序流动形式,推动工作人员在不同阶序中流动起来,实现对乡镇干部人事的激励和动员。"制造流动"的激励机制有综合性、正向性和内在性的特点,在乡镇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社会效应。首先,它拉长人事流动链条,增加岗位职数,给乡镇领导进行人事激励、调动不同人员积极性腾挪空间和回旋余地。其次,它增加乡镇干部进阶次数和提拔重用的机会,延长乡镇干部的政治职业生涯,激发他们的竞争性。再次,它创新治理机制和工作机制,使人与事、人与人、资源和需求实现有效对接,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最后,它推动非正式的、隐性的阶序流动,避免正式链条过长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大的问题,提高制度运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文章来源】:探索.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提出与解释路径
1.1 既有研究路径:贡献及不足
1.2“制造流动”:一个新解释框架
2 制造岗位空缺的机制
2.1 推动干部外流,制造实质空缺
2.2 建设事业平台,创造虚拟空缺
2.3 增设中层岗位,激励中坚干部
3 设置隐性层级的机制
3.1 设置乡镇站办所之间的隐性层级
3.2 增加站办所内部的隐性层级
3.3 设置副科级岗位之间的隐性层级
4 实施行政包干的机制
4.1 行政包干制的工作机制
4.2 行政包干制中的激励
5 领导交办事情的机制
5.1“领导交办的事”
5.2 领导交办事情机制的激励
6“制造流动”激励机制的特点与效应
6.1“制造流动”激励机制的特点
6.2“制造流动”激励机制的效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干部更替及其隐性激励[J]. 吕德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行政考核、任务压力与农村基层治理减负——基于“压力-回应”的分析视角[J]. 张国磊,张新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3]晋升激励机制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影响[J]. 蔡显军,吴卫星,徐佳. 中国软科学. 2020(03)
[4]乡镇最重要的资源是人[J]. 杨华. 检察风云. 2020(05)
[5]县域政府包干制:特点及社会基础[J]. 欧阳静.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1)
[6]以“迹”为“绩”:痕迹管理如何演化为痕迹主义[J]. 颜昌武,杨华杰. 探索与争鸣. 2019(11)
[7]治域进阶:一种独特的中国地方官员激励模式[J]. 向杨.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06)
[8]条块体制下县域政府的动员机制——以A县阶段性重点工作为例[J]. 田先红. 求索. 2019(06)
[9]县域晋升锦标赛模式有效性分析[J]. 杨华. 长白学刊. 2019(05)
[10]基层问责滥用的根源、危害与治理[J]. 李军鹏. 人民论坛. 2019(22)
本文编号:3608697
【文章来源】:探索.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提出与解释路径
1.1 既有研究路径:贡献及不足
1.2“制造流动”:一个新解释框架
2 制造岗位空缺的机制
2.1 推动干部外流,制造实质空缺
2.2 建设事业平台,创造虚拟空缺
2.3 增设中层岗位,激励中坚干部
3 设置隐性层级的机制
3.1 设置乡镇站办所之间的隐性层级
3.2 增加站办所内部的隐性层级
3.3 设置副科级岗位之间的隐性层级
4 实施行政包干的机制
4.1 行政包干制的工作机制
4.2 行政包干制中的激励
5 领导交办事情的机制
5.1“领导交办的事”
5.2 领导交办事情机制的激励
6“制造流动”激励机制的特点与效应
6.1“制造流动”激励机制的特点
6.2“制造流动”激励机制的效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干部更替及其隐性激励[J]. 吕德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行政考核、任务压力与农村基层治理减负——基于“压力-回应”的分析视角[J]. 张国磊,张新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3]晋升激励机制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影响[J]. 蔡显军,吴卫星,徐佳. 中国软科学. 2020(03)
[4]乡镇最重要的资源是人[J]. 杨华. 检察风云. 2020(05)
[5]县域政府包干制:特点及社会基础[J]. 欧阳静.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1)
[6]以“迹”为“绩”:痕迹管理如何演化为痕迹主义[J]. 颜昌武,杨华杰. 探索与争鸣. 2019(11)
[7]治域进阶:一种独特的中国地方官员激励模式[J]. 向杨.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06)
[8]条块体制下县域政府的动员机制——以A县阶段性重点工作为例[J]. 田先红. 求索. 2019(06)
[9]县域晋升锦标赛模式有效性分析[J]. 杨华. 长白学刊. 2019(05)
[10]基层问责滥用的根源、危害与治理[J]. 李军鹏. 人民论坛. 2019(22)
本文编号:3608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60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