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的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22-01-27 20:4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呈异质化、分层化的发展趋势,形成新的社会阶层,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平衡,对党的建设、国家治理带来了挑战。党的全面领导需要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的支持,而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程度低、新社会组织行政化色彩浓厚、政治体制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吸纳能力有限等,制约了其从组织到组织化的发展。为此,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政协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吸纳、完善以整合为中心的党建引领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水平。
【文章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21(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是党的全面领导的社会基础
(一)政党对分散社会的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
(二)政治参与是社会新阶层组织化的动力
(三)现代化建设需要政党与社会的合作
二、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的困境
(一)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程度低
(二)社会组织行政色彩浓厚
(三)政治体制的吸纳能力不足
三、党建引领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的几个理念问题
(一)阶层与阶级
(二)引领与控制
(三)社会组织化与社会组织
四、党建引领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的机制建设
(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
(二)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三)加大政协机制建设,增强国家政治吸纳的综合效益
(四)加强以整合能力为中心的机制建设,提高党建引领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志愿服务组织:新的社会阶层的再组织化路径选择[J]. 谢碧霞,谢素军.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2]“新社会阶层”进入国家政治生活[J]. 何忠洲. 领导文萃. 2007(06)
[3]社会阶层分化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探析——基于社会中间阶层兴起的视角分析[J]. 蔡建文. 理论与改革. 2006(02)
[4]党、国家与社会: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J]. 林尚立.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613056
【文章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21(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是党的全面领导的社会基础
(一)政党对分散社会的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
(二)政治参与是社会新阶层组织化的动力
(三)现代化建设需要政党与社会的合作
二、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的困境
(一)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程度低
(二)社会组织行政色彩浓厚
(三)政治体制的吸纳能力不足
三、党建引领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的几个理念问题
(一)阶层与阶级
(二)引领与控制
(三)社会组织化与社会组织
四、党建引领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的机制建设
(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
(二)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三)加大政协机制建设,增强国家政治吸纳的综合效益
(四)加强以整合能力为中心的机制建设,提高党建引领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志愿服务组织:新的社会阶层的再组织化路径选择[J]. 谢碧霞,谢素军.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2]“新社会阶层”进入国家政治生活[J]. 何忠洲. 领导文萃. 2007(06)
[3]社会阶层分化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探析——基于社会中间阶层兴起的视角分析[J]. 蔡建文. 理论与改革. 2006(02)
[4]党、国家与社会: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J]. 林尚立.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613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61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