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特权”的成因及其治理
本文关键词:领导干部“特权”的成因及其治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形形色色的“特权”就一直存在。人类的发展始终是权力与权利博弈的过程,而以制度来反对“特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验。当前,我国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严重的“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这不仅容易滋生大量的腐败、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大大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理,甚至会出现亡党亡国的悲剧。本文将重点研究领导干部的“特权”的成因及其治理,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国,通过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做到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才有可能在全社会形成反对“特权”、崇尚公正的文化氛围。通过“反特权”实现党风政风的转变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反特权”的实效获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查询图书馆、中国知网和浏览相关网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二)实证研究法。收集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特权”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共性与个性。(三)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苏联“特权”现象的演化和“反特权”的过程,总结苏联“反特权”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特权”的内涵和具体表现形式进行论述,消除公众对“特权”的几个认识误区;第二部分分析领导干部“特权”对党群干群关系、社会公正、社会风气和改革开放的消极影响;同时从思想文化、制度、监督、处罚等方面分析导致“特权”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以介绍苏联“特权”现象的演化过程为基础,分析其“反特权”斗争中的得与失;第四部分提出治理领导干部的“特权”现象的几点建议。即党和政府要坚定“反特权”的政治决心,以高级领导干部为抓手,从思想、制度上入手,创新方式方法,将“特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关键词】:特权 领导干部 反特权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6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序言8-12
- 一、“特权”的内涵与领导干部“特权”的表现形式12-22
- (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从“特权”到“平等”12-13
- (二)当前“特权”的特定内涵13-15
- (三)领导干部“特权”的主要表现形式15-22
- 二、领导干部“特权”的危害及其成因22-28
- (一)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危害22-25
- (二)领导干部“特权”的成因分析25-28
- 三、苏联“特权”现象的演化及其“反特权”的启示28-32
- (一)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与演化28-29
- (二)苏联“反特权”的过程与启示29-32
- 四、关于领导干部“特权”现象治理的几点思考32-38
- (一)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教育,清除“特权”观念的存在空间,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32-33
-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实现通过市场配置资源33
- (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全和完善权力的运行制度33-34
- (四)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构筑强大的监督网络体系34
- (五)加大查处力度,树立党纪国法的权威34-35
- (六)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反特权”的工作机制35-36
- (七)提高薪酬待遇,让领导干部安心工作、不想耍“特权”36-37
- (八)发挥高级领导干部“上行下效”的表率作用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丽艳;;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自身之过[J];求知;2000年09期
2 ;“原汁原味”的资料 别开生面的教科书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践与探索》[J];干部人事月报;2000年05期
3 边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践与探索》是一本什么样的书?[J];干部人事月报;2000年08期
4 杨孔柱;提倡领导干部自己动手写文章[J];党建;2000年05期
5 ;切实加强对年轻领导干部的监督[J];党建;2000年12期
6 杨国海;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业余生活[J];党建研究;2000年01期
7 胡华丁;领导干部要过好“亲属关”[J];党建研究;2000年04期
8 沈小平;年轻领导干部何处易“跌跤”[J];党建研究;2000年05期
9 王益灵;领导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J];党建研究;2000年07期
10 龙再先;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J];党建研究;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文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领导干部影响力的提升[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2 郭庆松;;试论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涂水良;;领导干部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中的责任[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刘远我;;县处级正职领导干部的职务分析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贾亚平;;领导干部要做端正作风的表率[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五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黄敏红;;论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对旬阳县推行领导干部“双考双评”考核考评工作机制的调查[A];安康市社科联——全市组织系统2004年度调研成果论文集[C];2004年
8 祝学文;陶欢英;;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诸要素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利民;;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钱武华;;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关键[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陈家宝;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四权”监督[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钱莹;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3 记者 龚达发;湖北抓紧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4 记者 罗茂城;四川宁夏领导干部观看《生死抉择》[N];人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尹鸿祝 王阿敏 本报记者 马利;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N];人民日报;2000年
6 林治波;领导干部更应学习与思考[N];人民日报;2005年
7 ;领导干部要做廉洁自律表率[N];宝鸡日报;2007年
8 马志鹏;领导干部要慎重交友[N];北京日报;2007年
9 崔国钧 李志民 徐广基;领导干部要坚持“八慎”[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汪洋;领导干部要带头读书[N];重庆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军;责任导向的政府领导干部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丽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尹杰钦;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于学强;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理论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邹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廖文;领导干部廉政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位志;执政党领导干部驾驭社会建设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孙泽兵;党政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志军;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龙;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若干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伟;论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9年
3 黄立清;党政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罗媛;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俊;论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D];吉林大学;2006年
7 狄占石;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知行状况调查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6年
8 张磊;中国领导干部问责制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娟;领导干部公仆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遂民;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领导干部“特权”的成因及其治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6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