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治社会:区域化党建过程中的内卷化倾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4 02:07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区域化"大党建"战略,是符合我国现实发展要求的时代课题,是毛泽东同志"群众路线"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继承和发展。尽管区域化党建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突破条块壁垒、理顺党政关系有所贡献,但是,由于其在制度、文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内在的结构化困境,使区域化党建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卷化倾向。这种内卷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合作机制下的党建工作责任"回流",党建工作全速发展下的虚假"创新",以及党建参与主体积极响应下的个体"疏离"。导致内卷化倾向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的"联谊性"导致制度疲软,党建工作运行的行政推动导致执行受阻。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想克服内卷化困境,亟需做到权力落地,要赋权给基层工作者、社会组织、基层百姓,从而构建社会力量联通政府和百姓的闭合网络,让基层社会各治理主体之间真正形成协同共治的内生动力。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喧嚣治理:区域化党建的内卷化表现
(一)合作机制下的责任“回流”
1.党建过程中的责任“回流”
2.党建结果的责任“回流”
(二)全速发展下的虚假“创新”
1.“烧脑”的文字游戏
2.“抽象”的数字谜语
(三)积极响应中的主体“疏离”
1.“被动参与,主动疏离”
2.“假积极,真疏离”
三、权力悬浮:区域化党建的内卷化成因
(一)组织架构的“联谊性”导致制度疲软
1.制度的约束力不足
2.制度的弹性不足
(二)工作运行的行政推动导致执行受阻
四、权力落地:区域化党建内卷化的破解
(一)赋权基层政府
(二)赋权社会组织
(三)赋权基层百姓
结 语
本文编号:3908348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喧嚣治理:区域化党建的内卷化表现
(一)合作机制下的责任“回流”
1.党建过程中的责任“回流”
2.党建结果的责任“回流”
(二)全速发展下的虚假“创新”
1.“烧脑”的文字游戏
2.“抽象”的数字谜语
(三)积极响应中的主体“疏离”
1.“被动参与,主动疏离”
2.“假积极,真疏离”
三、权力悬浮:区域化党建的内卷化成因
(一)组织架构的“联谊性”导致制度疲软
1.制度的约束力不足
2.制度的弹性不足
(二)工作运行的行政推动导致执行受阻
四、权力落地:区域化党建内卷化的破解
(一)赋权基层政府
(二)赋权社会组织
(三)赋权基层百姓
结 语
本文编号:3908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90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