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4:13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中国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干部,以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组成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一背景的促使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和指挥中心——延安,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培养革命干部的活动,使得延安干部教育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成熟,其鲜明的革命特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我国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本文按照“分析缘由、挖掘史料、论述概况、总结经验”的思路布局谋篇,首先,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的历史背景的阐述,分析了干部教育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得以迅速发展成熟的缘由。其次,以抗战时期的中共延安干部教育体系为主线,对干部教育的实现路径——干部学校教育与在职干部教育并行,以及干部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干部教育的内容和干部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从而反应出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模式。最后,本文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办学形式和管理体制这四个方面总结了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的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是延安干部教育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辉煌而又成功的教育实践不仅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储备了大批优秀干部。此外,这一时期所积累下的宝贵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中共 延安干部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7
  • 一、选题缘由7-8
  • 二、概念界定8-10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0-11
  • 四、可能创新点与不足11-12
  • 五、文献综述12-17
  • 一、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的历史背景17-21
  • (一) 抗战救亡的需要17-19
  • (二) “干部恐慌”现象的产生19-21
  • 二、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体系21-35
  • (一) 干部学校教育21-25
  • (二) 在职干部教育25-28
  • (三) 干部教育的方针政策28-30
  • (四) 干部教育的内容30-32
  • (五) 干部教育的方法32-35
  • 三、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的经验35-43
  • (一) 教学原则适应抗战需求,重视干部教育35-36
  • (二)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因人制宜36-38
  • (三) 办学形式机动灵活,目的明确38-40
  • (四) 管理体制注重民主,突出效益40-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志伟;建立高素质干部培训考核指标体系的探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 赵耀宏;;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J];党的文献;2005年06期

3 延进军;边久民;;关于加强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赵苏杨 ,沈鲜;把握需求 加强和改进高校干部培训工作[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年09期

5 郭云涛;;浅谈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J];党史文苑;2011年16期

6 梁严冰;;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高等干部学校教育——以延安大学为中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06期

7 吕贵;;关于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的若干思考[J];党政论坛;2010年03期

8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王景花;;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继续教育培训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10 王秀龙;;毛泽东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内容及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明发;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保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王艳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共延安干部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92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